|
林朝飞在介绍他参与创作的莆田国际会展中心铜浮雕作品 说起莆田的工艺美术技艺,你可能会立马想起木雕、玉雕、石雕、金银珠宝等。其实在莆田,传统金属铜雕工艺也自成流派,巅峰时期也具备相当规模,尤以秀屿区东庄镇和仙游县规模最大。出身于铜雕世家的“乡野大师”林朝飞是一名铜雕技艺守护人和传承人。这个“用心为妈祖做事”的老匠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同雕刻艺术打交道,告诉世人“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 林朝飞展示他创作的吴承恩像 铜雕世家里的“乡野大师” 林朝飞今年72岁,出生于莆田秀屿区东庄镇的一个铜雕世家。受家庭环境熏陶,林朝飞打小时起便从祖辈那里接过了铜雕技艺,这门老手艺传到他这里已经有七八代了。“我祖上做过铜雕建筑饰件、把玩娱乐品,也铸过铜币、铜像等。在我小的时候,父亲便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铜雕艺人,耳濡目染之下,八九岁开始我便跟父亲学习铜雕技艺。”林朝飞说,他的父亲林天堂对他的工艺道路影响至深。 林朝飞告诉记者,莆田传统铜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自成流派,传统铜雕技艺包括传统铜金属铸造、传统敲铜、传统铜鎏金、传统铜釦金等技艺,工序复杂,工艺考究。这其中,在铜金属铸造的过程中,“失蜡法”普遍使用,“模”“范”甚至会精致到发丝的程度。 “我的铸造工艺讲求的是让作品精致而又质量上乘。就拿这个铸铜来说吧,倒铜时需要不时通过人工震动调整,使铜熔液能够均匀流遍所有细小的角落。”林朝飞介绍,倒铜时,他会在模的入口处还得放些草木灰,用来吸附过滤铜渣,从而保证所注入的铜溶液的纯度。 “温度也得要拿捏得恰到好处,过低会导致铜易凝结成块,过高则会把模烧坏,一般观察控制蓝色火焰光时温度就刚刚好。”林朝飞说,因为铜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手工艺人在使用铜材料时就缺乏讲究,以为铜用的越厚、重量越重,质量就越好,而其实则恰恰相反,“铜壁越薄,它的均匀度越高、气密性越好,也就越不容易发生氧化破坏,而过厚则会容易导致出现内空心,造成均匀度较差,气密性差,容易被外界的空气污染氧化破坏”。 “比较可惜的是像铜鎏金、铜釦金这类技艺现在几乎濒临消亡。”林朝飞介绍,传统铜鎏金,是将真金溶解在水银里,用特制的刷子在铜金属铸造出佛像、神像及其他各种类型的艺术品、工艺品和把玩品的铜坯上,晾干或用炭火烘干后用玛瑙轧光;传统铜釦金,即是在铜制品的表面釦压上真金,使作品金灿美观。“我的几个徒弟还能知道工艺制作过程,但真要让他们做起来,可能没有一个能做好。”林朝飞说。 走进林朝飞的家中,老旧砖瓦厝的院子里,眼角扫视所见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铜雕工艺品或模具。而在他的工作室内,只有一张半遮半掩、被随意堆放在角落里的“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能够彰显出眼前这个工作室的不一般,再没有摆放其他关于他个人的奖状或者证书,似乎他身上有许多的谜。 “我没有去参评任何级别的工艺美术大师,也不曾看重这类光环,我就是一个草根工匠,身上只有一项铜雕非遗传承人名号,有人称我为‘乡野大师’,我倒也自得其乐。”林朝飞笑着说道。
林朝飞在演示介绍铜雕作品基本制作过程 “用心为妈祖做事”的守艺人 在林朝飞家中一间狭小简陋的工作室内,他拿起一尊妈祖铜像制品及其整套制作模具,向记者讲解了铜像制品的基本制作过程。从描摹画像确定雕像的形象,到制作芯模需要用到的技巧,再到铸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后期修整、打磨、髹漆等各道工序,林朝飞仿若在教授学生那般认真。 “到现在我也记不清一共雕过多少尊妈祖像了,很多妈祖庙都有,太多了、没个数。”提起妈祖题材作品创作,林朝飞说,他与妈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结缘,那时候他就上湄洲岛参与妈祖祖庙的妈祖像制作。“用心为妈祖做事”成了烙印在他内心深处的一种精神寄托。 林朝飞说,为了创作好妈祖作品,他专门到博物馆搜罗宋代脸谱、造型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向多位专家学者请教,最终才确定了最接近宋代的妈祖脸谱和造型。此后,每次创作妈祖作品时,林朝飞精神都会高度集中,认认真真地描摹、雕刻下每一笔每一画,力求让妈祖的神态生动传神,让作品栩栩如生。 “莆田有名的囊山寺、广化寺、南少林等,还有国内的北京、湖北、西藏、河南等许多地方都有我父亲、我,或徒弟团队创作的铜雕佛像,包括总高208米、身高108米的中原大佛。”林朝飞说。 “后来,随着两岸交流的突破和发展,我渐渐意识到妈祖文化将会给两岸和平交流带来巨大帮助,也就更加热心于妈祖题材的创作了。”林朝飞说,上世纪90年代,他和数名好友共同创办了湄洲塑画院,希望能够集众人之力一同将妈祖故事通过艺术作品的方式发扬光大,特别是能够传播到海峡对岸的台湾。 随着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林朝飞时常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台湾来的客人和妈祖信徒,他则会选择把妈祖作品赠送给他们。他曾经赋诗一首赠给台湾来的友人,一句诗句“炎黄一家亲,一水谁能隔”,表达了企盼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景。 自嘲“光脚偷跑”冲向国际
林朝飞与世界雕刻大师合影
林朝飞参加国际雕塑比赛,与世界大师同台献艺 2018年10月,佛教界的国际盛会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莆田召开。让林朝飞颇为自豪的是,作为主会场的莆田国际会展中心内,有几幅大型墙壁铜浮雕作品也有他的一番心血在里头。妈祖文化、海丝文化、莆仙文化……这些铜雕作品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地把莆仙地域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展现出来。林朝飞说:“百米历史铜卷,用青铜来记录浓缩的莆仙文化,弘扬‘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又与‘交流互鉴、中道圆融’的论坛主题相辉映,展现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存,世界大同的思想。” 而其实,只有初中文化的林朝飞,他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他和林胜煌合作的《天界·HK·天门》大型铜雕艺术品被送往香港特区展览并被收藏;2003年,作品《潮》入围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大海音乐国际雕塑展;作品《众生》在参加日本举行的一项国际赛事中斩获金奖。此外,林朝飞还参加了意大利罗马雕刻制作赛、印度孟买国际雕塑邀请赛、土耳其国际时代雕刻展等国际雕塑赛事,屡有获奖。 “我就是一个‘光脚’的草根手工艺人,我不怕失败不怕别人笑话,而且在国内我争不过那些工艺美术大师,所以就只好偷跑向了国际。”谈及自己从传统到现代如此大跨度的创作风格转变,林朝飞用如此轻描淡写的话语自嘲道。而其实,林朝飞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还源于一次“大开眼界”之行。 “我儿子在北京上大学,也是学艺术的,有一次我到北京来看他们,这一看让我很惊讶,外面的艺术世界原来那么大,自己绝不能只当井底之蛙。”林朝飞说,在小乡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那一次北京之行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触动,从那时开始他便决心探索艺术创作转型,并明志自己只能当一颗可以环视世界的“卫星”,而不只是一颗只能藏放在家中的“原子弹”。 “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其实共融共通,最关键的是作者要有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想法,能够很好地把作品的立意表达出来,简单说就是看你是不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林朝飞说,他参加国际比赛,在国际舞台上同知名的艺术大师同台竞技,其实并非看重奖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艺术创作水平,同时给年轻人树立榜样和信心,让大家明白自己离世界大师的距离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为此,林朝飞还利用湄洲塑画院的招牌在国内办展,已经成功举办数届的中韩日当代艺术展便是他的得意之作。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目前一些年轻人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作自信,这也是铜雕技艺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虽然是铜雕行业的衰弱期但也意味着较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培养年青一代人才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林朝飞说,他希望能够办一所学校,既传授传统工艺,又培养现代思维,助推铜雕艺术产业化,让莆田的铜雕行业路子走得更远。 (东南网记者 王龙风 杨超斌 文/图) |
“走向国际”,是乡野大师林朝飞“与时俱进”的“秘诀”。妈祖文化、海丝文化、莆仙文化……这些铜雕作品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地把莆仙地域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展现出来。
林朝飞说,他参加国际比赛,在国际舞台上同知名的艺术大师同台竞技,其实并非看重奖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艺术创作水平,同时给年轻人树立榜样和信心,让大家明白自己离世界大师的距离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我就是一个‘光脚’的草根手工艺人,我不怕失败不怕别人笑话,而且在国内我争不过那些工艺美术大师,所以就只好偷跑向了国际。”——林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