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
分享
第94期 ?黄进泉的“蒸笼”岁月
  • 黄进泉制作蒸笼。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 黄进泉制作蒸笼。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 各式各样的蒸笼。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 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开花馒头。东南网记者蔡意 摄
  • 蒸笼蒸煮的开花馒头。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柴火灶的袅袅炊烟、蒸笼的淡淡木香、红团的丝丝甜味,在莆田人心中是一种特殊的“意味”和遥远的乡愁。今年的10月1日,国庆中秋喜相逢,在这个家国两团圆的日子里,莆田的家家户户总少不了红团、开花馒头等莆仙传统美食。而蒸笼是这些美食的理想蒸具。跟随着食物悠长的余味,近日,记者走进莆田北岸,探访市级非遗传承人黄进泉的“蒸笼”岁月。

初心

四代传承 专注细节

黄进泉制作蒸笼。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据了解,莆田北岸经开区位于忠门半岛,这里素有手工制作蒸笼的传统。2018年,忠门蒸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走进黄进泉在北岸东埔镇度下村老房子中,映入眼帘的就是他的“宝贝”们:蒸笼、花篮、盘担、果盘……琳琅满目,大小各异,无不精美。“这个蒸笼是我父亲制作的,50多年过去了,依然完好无损。”黄进泉颇为得意地向记者介绍,这些蒸笼轻巧美观,却质地牢固、经久耐用。

别看黄进泉收藏的这些“老家伙们”很旧了,在过去,它们见证了蒸笼制作最风光的时候——在七、八十年代 ,忠门蒸笼远销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地。而那些大大小小、规格不同的新蒸笼,却更能体现出如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这种直径28公分的小蒸笼,适用于电饭锅,我家里也在用。”黄进泉拿起一个较小的蒸笼展示给记者看。

黄进泉制作蒸笼。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一谈起蒸笼的制作技艺,黄进泉便滔滔不绝,忠门蒸笼制作是用富有弹性的柳杉,配以柔韧的竹片和山藤材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而成。蒸笼制作工序分配料、卷弯、锁夹、藤扎诸道。配料制作以皮刀劈工见长,能把炊柴劈成厚度0.4厘米的炊料,且分毫不差。制作蒸笼的主要工具有皮刀、裁刀、刨刀、铅子和炊夹(铁夹和木夹)。“蒸笼制作看起来简单,实则繁杂,要使蒸笼美观耐用,绝非易事。以制作一屉直径2尺的蒸笼为例,先后要经过盘制腰箍、编织底座、绑接竹篾、钻孔等30多道工序。”黄进泉说,他如今年纪大了,体力不胜从前,六七天才能制作好一套蒸笼。

据了解,黄进泉1957年出生,今年已经63岁了。家里从太爷爷开始就精通蒸笼制作技艺。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制作蒸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12岁开始帮助父亲制作蒸笼的盖子。1972年,跟随父亲到晋江,肩挑蒸笼,走街串户修制蒸笼。”黄进泉回忆道,他们靠着吆喝渐渐在当地有了知名度,便有了学校、医院、建筑公司等食堂固定客户。

回归

守艺创新匠心筑梦

各式各样的蒸笼。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批忠门人走出去,北上寻找商机,黄进泉也带领一班徒弟在北方各省大规模制作蒸笼,逐渐形成以蒸笼业为龙头,与蒸笼相关的木材、竹材、藤材加工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后来,黄进泉改行在北京从事建材、瓷砖等行业。

6年前,他“退休”回到家乡。三十多年没有制作蒸笼的黄进泉,因家中蒸笼坏了,打算买一套新的,结果卖家开价3000块,他觉得太贵,且心头间始终凝结深重的蒸笼情结,便不顾家人反对,重操旧业,拾起蒸笼制作这门传统技艺。“对于蒸笼制作技艺,我始终放不下,并且乐在其中。”黄进泉说,就连妻子也‘骂’他不知道享福。

各式各样的蒸笼。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因为多年没有制作蒸笼,我的手艺有点生疏,再加上制作工艺的改良,所以做得不够精美。”黄进泉说。于是,他挨家挨户“闲逛”,偶遇别人制作蒸笼,便站在一旁认真观摩,仔细研究手法的不同,回家后按照“偷来”的方法制作。完工后,他还邀请邻居、朋友一起“挑剔”成品的瑕疵。稍有不满意,便把蒸笼拆了,重新制作。正是因为黄进泉怀揣着一颗执着的匠心,在制作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努力追求更完美工艺,渐渐地,他的名声越传越远。

细节决定成败。黄进泉随手拿出一个蒸笼,介绍道,他制作的蒸笼接头总是严丝合缝,“财头”位置比别人制作的更加细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枝末节,却是蒸笼是否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决定因素。除此之外,福州、泉州等地的蒸笼底部多是两条竹片编织成的,而黄进泉制作的蒸笼底部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更不容易松散、变形,耐磨耐压,经久耐用。

寻味

回望历史记住乡愁

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开花馒头。东南网记者蔡意 摄

“现在经常有久居外地的本地人,经过多方打听,来我这儿买蒸笼。”黄进泉说,他们带着蒸笼去外地,思乡的时候,就蒸上一些馒头,便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家乡味道。

为何莆田人即使远赴他乡,仍然不忘带上蒸笼?黄进泉介绍,制作蒸笼的柳杉吸水性较好,蒸出来的馒头、包子皮软而干,而铝、不锈钢制蒸笼蒸出来的皮面都是湿的,影响口感。但柳杉独特的木质香味能持续散发几十年,其所蒸的食品带着淡淡的清香,别有风味,那便是乡愁的味道。

相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戚继光奉命从浙江率师援闽抗倭,取得“林墩大捷”。当时忠门东埔、度下有卷炊工匠,用自制的蒸笼,在涵江一带“炊米糕”,卖“炊包”,听到戚家军在林墩歼灭倭贼,就把炊好的米糕、菜包、肉包、“宝糕”,挑去慰劳戚家军。据说,戚家军很爱吃炊糕和炊包,但因蒸笼炊具太小,官兵人多,供应不及。戚继光就叫军中的能工巧匠,帮助忠门人,改造蒸笼炊具。这些忠门人,学会了制作多层蒸笼炊具,回家后,便传艺兄弟、甥侄和乡亲们,一代传一代。经过不断实践和改造,制作忠门蒸笼的人越来越多,生产的品种也逐渐增加。于是,蒸笼制作工艺一直沿续至今,成为北岸地区手工工艺的一大特色,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蒸笼蒸煮的开花馒头。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美食承载记忆,味道留住乡愁。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蒸笼蒸煮出来的食物,依然是莆田人萦绕心间的家乡味道。

据了解,在改良之前的蒸笼多用竹子制作,不但没有香味,材质易蛀虫,而且宽度受限制,无法制作需要用于蒸佛跳墙、大馒头等食物的蒸笼。

邻居黄清荣说:“吃上一口馒头,我们就能辨别出是否是忠门蒸笼蒸出的,有些人甚至能从馒头形状分辨出。”蒸笼直接关系到蒸煮食物的品质,好的蒸笼不仅保持了馒头、红团等食物原有的甜味,还能留下一股淡淡的木香。

传艺

播撒种子 落地生根

提起开设展览馆,黄进泉滔滔不绝。东南网记者江瑞鑫 摄

如今,传艺,成了黄进泉心头的一块疙瘩。“手工制作蒸笼,费时费力,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不愿学。”他说,时过境迁,他熟识的一些手艺人也不再操刀了。

今年6月13日,莆田市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莆田有礼”非遗购物节,黄进泉作为蒸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我每年至少参加两次这种活动,通过微薄的努力宣传这项祖辈传下来的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蒸笼制作技艺,不让它在时间长河中渐渐消失。”

“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重视蒸笼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组织集中免费培训,延伸产业链,创新制作小竹编等文创产品。”黄进泉说,他计划开设一个有关蒸笼的展览馆,免费对社会开放,却因没有场地一直无法实现。

去年,北岸文化部门定期举办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研学等活动,旨在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蒸笼制作技艺的魅力,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推动这项传统技艺“落地生根”。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蒸笼制作技艺?北岸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蒸笼是每一个忠门人的家乡记忆,北岸将制订五年保护计划,邀请文化民俗专家指导开展对蒸笼制作技艺的资料搜集,建立健全项目档案,让蒸笼制作技艺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本网记者 金晶晶 蔡意 通讯员 黄汉业)

忠门蒸笼制作技艺迄今有400余年历史了,相传是由戚继光军中的能工巧匠协助忠门人制作蒸笼的。

6年前,传承人黄进泉重操旧业,拾起蒸笼制作这门传统技艺。经过他改良的蒸笼不易松散、变形,更加耐磨耐压。如今,黄进泉积极参与蒸笼制作技艺宣传、教学活动,他计划开设一个有关蒸笼的免费展览馆,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蒸笼制作技艺。

除了举办宣传、研学等活动,莆田北岸相关部门将制订五年保护计划,邀请文化民俗专家指导开展对蒸笼制作技艺的资料搜集,建立健全项目档案,让蒸笼制作技艺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生机与活力。

“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重视蒸笼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组织集中免费培训,延伸产业链,创新制作小竹编等文创产品。”——黄进泉

记者 金晶晶
记者 江瑞鑫
编辑 林瑶
昵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