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IMF新总裁“乱战” 英雄何须问出处
中新社记者 肖欣
卡恩因“性丑闻”意外退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总裁之争23日甫一拉开便陷入乱战:法国财长拉加德25日在巴黎宣布参选,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随后表示“全力支持”;但金砖国家公开声明反对欧洲人执掌IMF的不成文传统;土耳其、南非、韩国、墨西哥等各国则纷纷推出自己的候选人……
“乱战”之中,金砖5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联合发声挑战“潜规则”――一直以来,美国人当世界银行行长,欧洲人当IMF总裁,已经被舆论称为“公开的政治交易”。金砖5国IMF执行董事在24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遴选新任IMF总裁应当考察候选人的能力,而非国籍。此间专家接受记者采访也指出,比国籍更重要的,是新总裁将带领IMF走向何方。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几天前也表示,IMF高层管理机构应更好地反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和新兴市场的代表性。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充分考虑德、能、勤、绩来选拔。美国财长盖特纳说,IMF新总裁须获得“最广泛的支持”。
舆论纷纷猜测,谁能把欧洲人“挑下马”?是南非前财长曼努埃尔?墨西哥央行行长卡斯滕斯?中国央行前副行长、IMF总裁特别助理朱民?还是仍在推举中的印度候选人?新兴经济体高调挑战IMF由欧洲人掌门的潜规则,但在短时间内共同推举出候选人似乎也并非易事。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红认为,IMF总裁之争,最后还是人和人的竞争。目前候选人情况看,拉加德有可能当选。她的欧洲国籍、女性身份、以及她曾表态支持全球市场的改革,这些都将成为她的竞选筹码。但拉加德曾长期在美国工作,其“美式思维方式”也是新兴市场所担心的。
高海红指出,比IMF新掌门国籍更重要的,是他(她)将带领IMF走向何方:IMF是否愿意拥抱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卡恩的改革之路能否延续?
IMF的在金融危机中的疲软表现一直为人诟病,并暴露出各种结构性缺陷,欧美主导的传统导致其长期忽略亚洲市场,也导致其危机前预测不到位,危机发生后援助不到位。金融危机后,卡恩领导下的IMF艰难迈上“增资、放宽贷款条件、强化监督职能和调整治理结构”的改革之路。
高海红强调,IMF在2010年底完成份额改革后,投票权紧随美国之后的是日本和中国两个亚洲国家,这表明了世界金融版图的根本性改变。比之寻找代言人,“用国家实力说话”更为务实。
一边是欧洲深陷债务危机难以自拔,一边是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跃跃欲试,正像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说的,“传统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传统和由谁执掌IMF的传统都在改变,对IMF新总裁而言,“能力和经验比国籍更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