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需要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使价值分布向低碳技术环节倾斜。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即向掌握低碳经济核心技术的环节和链条倾斜,改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链条与产业结构。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或降低其创造的单位GDP的碳强度);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皇冠体育投注;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从区域的角度来看,要发展低碳工业园,开拓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区域。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希望从中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向全国推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可以考虑按照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点选择试点区。比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各选择低碳经济试点区,通过相关政策吸引研发及高端制造业投资,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也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率先试点,通过低碳技术的引入和改造,使之成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要鼓励低碳产品贸易、低碳技术贸易,但要反对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由而设置的各种“绿色壁垒”。发达国家在支持和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通过主导国际节能环保标准的制定,来迫使发展中国家以高昂代价进口其技术装备,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输出。对此,世界各国应共同协调贸易政策与标准,建立起新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防范绿色壁垒的贸易体系。
从国际金融的角度来看,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 2009-12-11一个中国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
- 2009-12-11哥本哈根难载太多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