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叶小文: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
www.fjsen.com?2010-06-21 16:41? ?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二、中国文化拿什么“走出去”

要有外壳、有载体,更要有内核、有神韵。这个内核和神韵,可以讲很多,我以为,最基本的就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代代相传的“天下情怀”与“和谐理念”。

第一,天下情怀。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有一股“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那么“天下”何在?古人的观察是“天圆地方”。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因而中华文明也一度成为率先崛起的先进文明。可惜,由于认识的局限,“天圆”的理念一度局限于“地方”的眼界,只看到了看得见的黄土,只看到了自己的大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其基础一度是以“陆权”政治为核心权力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作为欧亚大陆之间联系纽带的丝绸之路,正是这种历史辉煌的写照。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惟一不曾中断的文明。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这种“制度和文化的持续性,曾经产生了体现为气势澎湃和坚守既定方针的惯性”。外来者只有尊重和适应这种特征,才能在中国立足,与“天朝上国”一起,分享“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古老荣光。但曾几何时,这种惯性成了不可救药的惰性。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只能挨打。中国在GDP处于世界第一位的时候,却愚昧地实行“海禁”,从此走向衰败。1840至清朝灭亡的70多年间,中国被资本主义列强攫取了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如果算上由外国势力策动至清亡后外蒙古独立而丧失的领土,共有3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丧失!中国早期改良主义代表人物郑观应,只能长歌当哭,以诗言愤:“一自海禁开,外夷势跋扈,鸦片进中华,害人毒于蛊。铁舰置炸炮,坚利莫能拒,诸将多退怯,盈廷气消沮,割地更偿费,痛深而创巨,何以当轴者,束手无建树?”

而近代西方则发现,不仅“天圆”,地球也是圆的,地球70%是水,是大洋,顺着大洋走出去,走下去,从而也就发现了整个世界,从此也就步入辉煌。

中国在这种先进的文化观之前战败了、沉沦了。

但中华文明毕竟有“天下情怀”的文化基因。今天,当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卫星通讯、数字传输、卫星定位、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当数字化、信息化使地球成为“智慧地球”、中国成为“感知中国”、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时候,人们又需要重新认识“天圆”了。整个人类的“天下意识”逐渐强烈起来,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可以充实更新,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第二,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在世界三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并由此形成了和谐至上的价值观。

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文化从纵向看,包括了器物层、制度层和意识层。从纵向来看,包括了三大研究领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知天、知人、知己之道,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关注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汉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几乎是中国古代所有学问家、思想家的共同心愿。“天”含义多样,一般指自然,“人”指人类,“际”就是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主张天人和谐,人要遵循自然法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文言》),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提倡“仁”的精神,主张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仁”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仁”是最高的道德目标,也是普遍的德性标准。在《论语》中讲“仁”有104次之多,可见“仁”的重要。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都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6000多种语言,25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繁多的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由于利益不同、观念不同、信仰不同,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要实现和谐共处,必须提出取得全球共识的伦理。早在十多年前的1993年,为纪念“世界宗教会议”召集100周年,来自世界上大小120多个宗教团体的6000余名代表在芝加哥召开了“世界宗教会议”。这次大会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把耶稣名言“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人”和孔子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定为“全球伦理”,并指出“这个终极的、绝对的标准,适用于人生各个范畴,家庭和社会,种族、国家和宗教”。通过了强调宗教“珍惜生命,正直公平,言行诚实,相敬互爱”精神的四条“不可取消的原则”。这意味着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精神,开始被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关注和接受。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主张认识自我。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人要了解自己很难,老子选择一个“明”字,有其深意。什么是“明”?“明”是对着黑来讲的,对着盲来讲的。“明”就是眼力好,盲就是丧失了视力。看别人看得见,看自己看不见,这就是自我的盲区。中国传统文化要求我们要让自己走出盲区,进入自我明察中去。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磨练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进退有序,仰俯皆宽,知足常乐,安心为本,达到身心和谐。

可以说,“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俱丰。中国的儒、释、道思想中都含有“和”。“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哲学,是“会通”,既有包容,更有择优;既有融合,更有贯通;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一以贯之、食而化之、从善如流、美而趋之。“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

将“和”用于人际关系,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将“和”用于政治,则能促进历史发展,文化繁荣;将“和”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将“和”应用于文化,则可使百家争鸣,理论创新;将“和”应用于养生,得和则盛,得和则寿;将“和”用于战略决策,则贤才蜂聚、良言潮涌、上下通达、左右和谐、蔽端早现、创新迭出;将“和”用于外交,则“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却并非和谐。人类在自然资源的争夺、国际秩序的平衡、意识形态的认知、宗教文明的信仰等许多问题上的纷扰,矛盾不断,导致出现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领土争端、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贫困蔓延、自杀上升等现象。概言之,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这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共同的挑战,关系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和谐世界的图景应该是人类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待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人与天和、人与人和、人与己和。中国独具魅力的“和”文化,必将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危机与冲突带来新的智慧。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天下情怀”是至高无上的,是从上到下的东西;“和谐理念”是无处不在的,是自下而上的东西。二者又简明扼要,通晓畅达,相辅相成。这就构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品质”,这就可以既站得高,高屋建瓴;又落得实,家喻户晓。这对我们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许可以有所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可以用宋代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这四句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仁者气象”和“天地情怀”。“为天地立心”,就是要重建天人和谐的生态观,培养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生民立命”,就是调整人类的价值观,改变人类有物质而无幸福的生活品质,实现真正的发展和真正的幸福;“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立足于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整合、创新、发展、深化,使之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发扬广大中华精神,通过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设和谐世界,使人类永久性地摆脱生态危机、人文危机、精神危机,实现人类真正的和谐共处,永久和平。

比如,同样是“胸怀天下”,但西方盛行的“天下观”是全球的同质化的单边主义;中国的“天下观”则是提倡多极均势世界中的文化差异多元主义。

又如,同样是“文化输出”,西方推行的是“三片文化”——大片、薯片、芯片,美国大片控制人们的视觉娱乐,炸薯片控制人们的胃,电脑芯片控制人们的创造性和文化安全;是“三争文明”——人际之间竞争,群体之间斗争,国际之间战争。而中国的文化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三和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