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首都发展转型是一个必然过程
www.fjsen.com?2011-07-29 15:47? ?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2011年时间过半,各地最近都在总结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都北京上半年GDP增长8%,不仅低于“十一五”时期年均11%的增速,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也位列末座,表现“抢眼”。增速放慢让不少人不无担心,但从更大的格局来观察就会明白,首都发展转型是一个必然过程,而适当放慢脚步则是必须承受的代价。

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北京的GDP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均突破1万美元,已经步入国际上公认的中等发达阶段。整体来看,过去五年也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位居全国第一,万元GDP水耗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工作成效显著。可以说,有以往的发展成果作为雄厚基础,我们在“十二五”时期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转型便有了坚实的底气。

在连年高速增长的背后,首都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也愈发凸显。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空前增强,几近城市发展的可承受极限。常住人口近2000万,机动车保有量近500万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污染较重、垃圾处理难,首都的“大城市病”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治理的时候了,否则就会断送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其次,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靠消耗资源能源大举投入上项目,靠高价卖地增收,靠高房价和多卖房增税,靠多卖汽车拉动消费……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北京对“土地财政”和“汽车经济”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如果不尽早扭转这种局面,今后的发展只会越来越被动。

此外,相对于经济的高歌猛进,社会建设领域则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医疗、教育、就业、收入增长、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等很多方面,首都面临的复杂局面和公平压力,也都比其他城市要大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必须敢于打破惯性思维,下决心攻克难题痼疾,主动选择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只有早转型才能早主动,只有早调整才能早升级,只有壮士断腕才能突破重围,否则就会积重难返,反受拖累。对于这一点,全市上下在讨论和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已形成高度共识。

可以说,今年以来调控车市房市、首钢全面停产、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基于这种共识之上的必要动作。而各种数据都表明,上半年虽然GDP速度有所降低,但首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却不降反升,节能减排依然领先全国,民生改善也效果显著。事实初步证明,首都转型的方向是对的,路子是对的,措施是对的,应该坚持下去。

首都必须转型,转型必有阵痛,速度适当降低就是必要的牺牲,是值得的。北京正在按照人文、科技、绿色的战略理念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这没有全部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舍弃不符合城市定位的东西,不断巩固和发挥自身的优势,来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