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代夫考察”,公权力须培养避嫌意识
www.fjsen.com?2011-10-08 16:25? ?来源:《法制日报》    我来说两句

王乃玲/画

有网友曝光江苏海安县的城管局长因公务繁忙,其妻代替他外出考察。就此,海安县城管局办公室朱主任称,物业协会组织前往西安和延安进行为期5天左右的考察,局长夫人自费付2800元参加活动,属“半旅游半考察”性质。朱主任同时表示,海安县物业协会是民间组织,不隶属于城管局,该局只对其进行“业务指导”(9月29日《现代快报》)。

也不知朱主任是因为对“网友曝”根本不屑一顾,还是面对这样过于直白的事实无可奈何下的慌不择言,以致这番解释太缺乏技术含量,漏洞百出:既然物业协会带有考察任务,局长夫人到底是奔着去考察学习还是旅游呢?即便以朱主任所称的自费,就算局长夫人再如何好学上进,并不意味这样的混搭考察就具合理性。

朱主任也承认,城管局对物业协会负有“业务指导”之责。城管局是政府行政执法机构,物业协会的许多工作与城管职能密切相关,城管局的“业务指导”对物业协会到底有多大分量,不言自明。更何况,时下挂靠单位对麾下民间组织掌握着生杀大权。对于与物业协会间存在的利益输送可能,城管局要想真正做到清正廉洁,令人信服,不仅在工作中应做到更加透明,同时还必须站在社会角度,努力避免可能令公众产生歧义乃至误解的言行,即避嫌意识。

其实,类似避嫌文化早已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公职人员因为没有及时公开财产收入,或者职务消费不够透明等我们看来不太起眼的细节问题,常会遭到舆论的严厉苛责。

如此看来,避嫌的政治文明不仅仅特指海安县城管局局长夫人这样不伦不类的混搭考察,还理当包括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公务员招录、职务晋升、公车使用、公款接待等每一个与公权密切相关的方面。实际上,公权力避嫌意识的匮乏,恰恰折射民意向上影响能力的微弱,以致一些领导干部根本就不在乎公众怎么想,更不愿主动创造方便公众监督的条件。

就海安县城管局局长夫人混搭考察一事来看,当前至少应关注两大问题:一是监管部门不应坐等解释,而应积极查清事实;二是公权力有必要借此反思并树立避嫌意识,当然,这一意识能否如愿树立,根子当在于大力拓宽民意自下向上对领导干部政绩影响的渠道。

湖北 禾刀 职员

古有木兰替父从军,

今有夫人代夫考察!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