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目标要求和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精神,把握新机遇,结合新实际,立足新作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好基础,增强实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目标迈进。
一、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内涵
党的十七大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新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相衔接,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内涵。
一、突出发展目的,体现执政新理念。党的十七大从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增长格局、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经济体制等方面,对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目的,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新发展。尤其是突出了“人均”指标,更能反映出人民在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和分享的成果,更加突出了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的富裕程度;同时强调“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新要求,说明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
二、突出整体推进,体现战略新布局。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是一个综合发展的系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有机构成的整体,表明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更加突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这个目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战略布局,将为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康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重视速度、结构、效益的同步提高,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的相互促进,城乡、区域的统筹发展。
三、突出永续发展,体现时代新特征。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是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提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越来越清晰、要求越来越高,这充分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永续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四、突出民生为重,体现人民新期待。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是我们党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改善物质生活有着许多新期望;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愿望;随着社会转型出现新的特征,人们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把为民惠民放在首位,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加强教育、就业、社保等工作力度,创造条件增加群众收入,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这些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条件
党的十六大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后,我省认真组织实施,提出到2017年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结合福建实际,立足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走一条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子。通过几年努力,我省已朝着确定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良好基础。我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海洋强省、文化强省和人才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呈现出向上提升的态势。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01年以来,全省GDP年均增长11.4%,2006年达7614.55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GDP年均增长10.4%,2006年达到近27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3%,增加1.74倍,突破千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年均增长近20%,投资总量超过前50年总和。人民生活持续提高。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994元,连续10年居全国第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483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248元,连续14年居全国第7位。基层民主逐步扩大,村民自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依法治省扎实推进,全省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连续6年都在90%以上。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文化事业发展较快,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卫生体系日益健全。参照中央政研室研究提出的小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2006年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达81.1%,比2000年提高17.1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标准及权重》监测,全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为52.54%,比2000年提高25.8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7.6个百分点。
二是实现新的宏伟蓝图具有很大潜力。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断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带动性逐步增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2006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49.6%;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6%;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61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014.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1%。产业结构调优升级。2001年以来,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3.4%、14.1%和11.2%,到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为11.8∶49.1∶39.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以25.3%和23.9%的年均速度增长,工业高新技术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4.8%,全省经济发展的潜能不断积聚。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已拥有“一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和4条铁路出省通道,形成设区市4小时交通经济圈,打破了山海地理阻隔。形成以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湄洲湾港为依托的三大港口群,以三大中心城市为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框架,以三大主导产业为发展导向的70个产业集群。目前,连接南北的温福、福厦、厦深沿海快速铁路大通道,横贯东西、拓展腹地的内陆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正在加快建设。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我省山海协作、城市联盟、以城带乡积极推进,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合作联动、优势互补更加紧密。这将进一步拓展有效空间,增强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功能。区域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高等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加。2006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6%。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成效,2006年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居全国第11位,区域创新能力居第9位,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9位。2006年全省拥有84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实现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分别占全省30.1%、33.5%和18.5%,验资口径利用外资占全省47.2%。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6件、中国名牌产品100项,均居全国第5位。科技带动、区域带动和品牌带动正在积蓄新的发展后劲。
三是继续向新的征程迈进拥有独特优势。我省既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又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和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不可多得的深水岸线为临海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闽台“五缘”关系是我省对台交往的最大优势,福建已成为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最集中区域之一,台商投资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已达23%以上,台资企业在福建电子、机械、石化等行业已形成企业集群。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建设和闽澳“四项合作”更加密切。闽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100多万人,拥有雄厚资本,这是福建加快发展十分难得的宝贵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有较大提高。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生态林管护机制改革率先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开,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超过六成。政府职能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省每年新增财力基本用于利民惠民,集中财力办大事力度加大。谋事创新的气势不断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合力不断凝聚,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趋势正在持续。这些都将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