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高层关注能否拯救足球?
www.fjnet.cn?2009-10-21 08:39? 李承鹏?来源:武汉晚报    我来说两句

相关评论:呼唤“志行风格” 重塑足球道德

最近有多名国家领导人关怀到中国足球的现状,有人预测,中国足球真正意义上裂变期来了。

诚然。但是,裂变还是要自己变。

我想举1992年红山口会议和棒槌岛会议为例。这两个会议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举国上下各行业胆子都要更大一点的背景下。大家知道了,后来神州大地出现了甲A,出现了绝对超过超女快男热潮的足球热,我们甚至要和米兰、桑普多利亚PK,那时出台的计划显示,中国足球进入世界强队,只需要十至十五年。

当时出现了足球省长、足球市长、足球书记……因为政府的支持,球队胸前背后广告基本靠指定,没被指定的企业还很生气,球场上座率更不用说,一张十五元的球票可以炒到三百元,五十元的甲票可以炒到两千元,那时候中国足球运动员的别号叫“城市英雄”。

那场足球改革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职业化。我只能举一些小例子,比如说领导们通过给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实际上是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来达到这座城市拥有一支足球队的Q的等。

它的负作用是:一、政府把一项动辄耗资数亿元的足球投资项Q当作单纯的社会公益事业,致使职业足球本身的商业性被无情割裂,让它很难可持续发展。二、现在想来,甲A球队当时只是城市名片,在各地政府回归理性更重视务实后,不可能忽视经济利益长久支持一支职业足球队。三、因为把职业足球当成社会公益事业或者名片,而不是生意,所以在急功近利心态下,青少年、师资力量、场馆建设肯定被忽略。

现在,我最担心的是,当高层领导重视之后,过往失去既得利益的行政力量又会卷土重来,以加强领导为由再次把足球拖回专业时代,或者专业和职业混编的时代。

因为我们承认只有把职业足球当成一门生意才能提高水平,提高了水平才能愉悦群众,那么运营职业足球的一定要专家,组成职业足球联盟的最大股东一定是俱乐部、球迷。

当然,这里的“生意”并不排除社会公益性,相反,只有它真正成了一门生意的时候,它才有能力对社会进行公益性资助,而良好社会反响,会再次对这门生意起到良好刺激作用。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