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谁来保护老百姓的“盐罐子”
www.fjnet.cn?2010-01-08 09:57? 梁江涛?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家家都有一个盐罐子。在新年来临之际,一个对普通老百姓可能是利好的消息传出: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在即,食盐专营的体制或将终止,市场食盐价格很可能因竞争机制的引入而下降。 (1月7日 《重庆晚报》)

盐罐子看似小事实为大事,食盐专营延续了几千年,如今决定实施盐业体制改革,可能终止食盐专营体制,市场放开,竞争进来,每天都离不了的食盐将会更加质优价廉,这确实值得百姓期待。不过,令人担心的是,盐业体制改革会不会走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尤其是国人经历了一次次食品安全阵痛之后,听说食盐经营放开,自然会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隐忧。

业内行家指出,目前,全国盐厂多达近4000家,但拿到食盐生产许可证的只有96家。很多盐厂都经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将盐业推向市场,肯定会有不法分子将工业用盐当成食盐卖而影响老百姓健康。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并应得到相关部门积极应对的讯息,那么,食盐专营一旦破冰,谁来保护民众的盐罐子?

“食品安全法”第101条明确,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酒类和食盐的食品安全管理,适用本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过这仅仅是原则规定,老百姓更希望看到一双有形的手伴随食盐生产、经营、销售直至进入民众餐桌的各个环节,都能时时刻刻提示法律之剑在保卫我们的胃。

食盐不同于其他普通食品,它的特殊性决定了走向市场之后监管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职能部门除了依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强化对食盐进入寻常百姓家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管外,还应启动立法,对食盐监管作出专门的、具体的严格规范。食盐安全管理制度与机制应成为细化法规的重中之重,首先明确问责,要保证全方位全过程、特别是源头性问题的监管,就必须以人为本,强化安全责任,将食盐安全的各个细节性环节与监管人员业绩、奖惩与升降挂起钩来,并规范相关法律后果。

食盐一旦出了问题,几乎都是群体性的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建立相应的行业准入、质量检验、食盐召回和食盐安全事故处置制度,迫在眉睫。只有制度先行,机制运行,责任上肩,监管跟进,才能确保盐业放开经营之后食盐安全,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吃上合格廉价的放心盐。否则,就别忙着改革。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