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实名制不只是对信息登记的要求
www.fjnet.cn?2010-09-01 09:15? 李琼?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争论了多年以后,手机实名制终于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据《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工信部已经下发文件,“手机实名制”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消费者去营业厅购买手机卡,必须持身份证才能办理。工信部要求,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今年9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第二阶段:以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相关法律出台为依据,用三年时间做好老用户的补登记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在2009年这个数字就已经超过了7亿,其中70%都是不需要实名登记的预付费用户。手机需不需要实名制,如何实现实名制,是政府如何来规范和管理信息通讯的问题,也是涉及到上亿手机用户的身份登记问题。但从新闻来看,关于手机实名制正式实施的消息,是记者从运营商哪里获知的,到目前为止,消息并未得到工信部方面在媒体上的证实和说明。如此重大,涉及面如此之广,社会关注度如此之高的政策,政策的制定者站立一边,而由运营商来向社会公布,很难算得上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和信息发布的正常状态。

回顾以往多次针对手机实名制出现的激烈争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利弊的分析和衡量,都是以用户的信息安全为指向的。赞成者认为,实行实名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防治手机诈骗,减少垃圾信息。而反对者则认为,实名登记反而加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央视的“3·15晚会”曾连续曝光了公众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的黑幕,电信运营商就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这种针锋相对的矛盾,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安全的困境。在目前法律缺乏对信息滥用、传播做出明确限制,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又几乎无效的背景之下,消费者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基本上是靠自己的谨慎和小心来实现的。缺乏外在的保护和控制,尽可能少地出示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和手机号码,成为消费者最直接、最有效的选择。

说到底,实名制不仅是一种信息提供,也是一种信息保护。社会对于实名制最大的担忧,就是对只提供不保护状态的担忧。遗憾的是,从现有新闻报道中,社会只看到了信息提供如何实现的要求,却没有信息保护如何进行的措施,既没有工信部的规定,也没有看到运营商的承诺。

此外,手机实名制还有一个实施成本的问题。实名制的出台,是一个政府行为。但执行和实施的成本却需要由运营商和消费者来承担。运营商的成本,目前对用户登记特别是对3亿多未登记老用户的补登,基本上要寄望于运营商的各显神通。比如中国联通就拿出了主动补登的用户给予一定额度的话费奖励。从消费者来看,不仅登记需要付出交通和时间成本,而且还要面临一般的报刊亭停止售卖号卡的问题,电信运营商的网点和服务能否保证基本的便利和服务质量,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寄望于运营商的奖励政策和消费者自觉的方式,其执行和实施动力,都是难以保证的。

由此而论,既然手机实名制已经出台,就应当其效用发挥到最大,将其社会面临的风险和付出成本控制到最小。手机实名制的规定,不单是一个对登记的要求,更是一个如何保证登记让社会放心的过程。社会能否对手机实名制表现乐观,其实就取决于它能否真正回应社会的担忧和期待。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