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公共福利,还是私人慈善
www.fjnet.cn?2010-09-08 09:46? 夏昌奇?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我们现在更缺的到底是什么?是中国富豪们捐出一半的身家,还是提高公共福利的水平?

美国亿万富翁月底要来中国开慈善宴会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公众舆论对中国富豪的指责。有媒体报道,一些获得邀请的中国富翁担心会被“劝捐”,少数人因此拒绝了晚宴的邀请。除了对“为富不仁”者的道德谴责,也有评论指出,目前中国的捐赠机制不透明,慈善环境有待完善等也是中国富豪闻“捐”色变、裹足不前的客观原因。还有评论认为,盖茨和巴菲特要在中国推广慈善须入乡随俗。将美国的做法直接搬到中国来,未必能够起到好作用,说不定还会起反作用。

慈善捐赠,作为个体性的道德行为,当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是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的,例如关于捐赠扣税的制度性安排;另一方面,更广泛也更具影响的,是私人慈善道德的培养。在美国,以捐赠宴会的方式筹集款项是很普遍的。发起人可以是名人、富豪、机构,也可能只是极普通的村妇、老叟,甚至是孩童。其规模可大可小,差距很大。这种方式在中国会不会“水土不服”,的确还有待检验。但依我的看法,募款方式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制度欠缺,尤其是整个社会慈善道德的欠缺才是中国慈善不昌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看,盖茨和巴菲特的中国行,就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富翁捐款大赛的比拼了。

慈善的目的,是造福人类。私人慈善发达,可以直接改善部分人群,特别是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但要改善整个社会的福祉,则有赖于公共福利水平的提高。中国近年来经济上的大发展,说“举世瞩目”不为过。前不久GDP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增长率。我国的公共福利水平是否得到了与此相应的提高呢?仅从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来看,不用讳言,政府尚有不少需要改进和可以提高的地方。

私人慈善,依靠的是社会力量;公共福利,更多的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理想状态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则更为复杂。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公共福利属于较低的水平。而且在公众舆论中,公共福利和私人福利的“形象”往往是相反的。因为公共服务的低效率、公共资源分配导致的不公平等问题,公共福利常常成为纳税人和政客批评的对象。而另一方面,私人慈善通常是受到推崇的。以私人慈善取代公共福利的呼声时有出现。政府靠不住,这可能是美国私人慈善特别发达的一个重要背景。

但我们也须注意,美国公共福利的低水平只是相对于欧洲福利国家而言的。其公共福利政策受到公众批评,并不是公众不需要公共福利,而恰恰相反,主要是因为政府的作为不尽如人意,没有办好本该办好的事情。以中国的现状,在公共福利和私人慈善双双欠缺,政府主导社会的情况下,切实提高公共福利水平才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