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建保障房重在解决动力机制
www.fjnet.cn?2011-02-28 10:21? 陈杰?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温总理与网民交流时正式提出,政府计划今后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这堪称中国公共福利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历史性大手笔。加上此前政府宣布的保障房新建量,如2009年300万套、2010年590万套保障房,再加上2009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存量(笔者估计为500万套左右),扣除住宅折旧,2015年中国城镇保障房规模累计将至少达到4800多万套。一般预计我国2015年时城镇人口将为7亿左右,也即2.3-2.4亿户家庭。所以总理有信心说,届时“保障房的覆盖率将达到20%”。

总理对大力兴建保障房的庄严承诺,表明了建设人人“住有所居”和谐社会的决心。然而,从2009年中国保障房建设大规模提速至今,有两年多了,实际效果与政府计划及社会各方面预期比还有差距。

目前各方对中央政府推进保障房的决心十分放心,但对地方政府能否真正配合中央完成保障房建设有所担心。所以,当前保障房建设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从各种观察看,大部分地方政府现在对保障房建设的态度还停留在“要我做”,很少是主动的“我要做”。

如果不解决地方政府的动力问题,目前以行政手段推动的保障房建设,很可能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保障房缺乏可持续性。对地方政府而言,保障房影响土地财政,影响经济指标考核,吃力不讨好。虽然目前保障房被提升到政治高度,但一旦压力有所放缓,就会立刻撤出。如2008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时,在保增长口号下,很多地方政府堂而皇之取消原定的保障房计划,争先恐后借助商品房地产开发拉动地方经济。现在很多人担心,现在地方政府提供一批保障房,但过了风头就没了,便仍对商品房后市看涨而抢购。

第二,保障房内涵容易变味走样。现在不少地方都拿不真正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项目来充数,只要能对上级有交待、能过关就行。一个普遍采取的招数是把动拆迁房算入保障房。动拆迁房实质是拆迁户与政府的交易,不具有保障意义。如某市所谓保障房中,绝大部分是动拆迁房。如果动拆迁房能算保障房,如叶檀女士所说“一边拆一边建”,土地财政和保障建设两方面数字都很好看,但实际社会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个招数,是把一些人才专项住房也当作保障房。某市曾给社会名流、公司老总发售和配租档次很高但廉价的人才专项住房,但打着保障房旗号,为此引发很多争议。对地方政府“自定义”保障房的种种招数,上级主管部门也心知肚明并默许。更有甚者,把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也当作保障房。如某部委去年高调发布2010年各地用地计划,77%用地是保障房、政策房,舆论一片叫好。但如仔细考察,其中44%是中小套型商品房,真正的保障房只有33%。保障房、政策房,内涵如何定义,全由地方政府说了算。故此次温总理强调,“保障性住房应当以公租房和廉租房为主,再加上棚户区改造,不要走偏方向”,也是对此的反映和警醒。住建部表示,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中,公租房将达到200多万套,是去年的6倍,也是希望规范引导各地方政府把保障房做到实处,不要打小算盘。

保障房要可持续,关键是要让地方政府建立关心居民住房的原动力机制。这关键是让地方政府不是拿统计数据应付上头,而是真正对地方老百姓负责。现在说要大力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把社会发展放到经济增长之前,前提就是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作者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