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被判刑的苏越再次敲响名人自律的警钟

www.fjnet.cn?2011-11-11 12:39? 于治国?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报道:音乐人苏越被控诈骗案10日上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判,苏越因合同诈骗5700多万元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曲脍炙人口的《黄土高坡》让人荡气回肠,《血染的风采》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可是创作这些歌曲的苏越却未能把握住自己,从人生的高峰跌入低谷,从人们喜爱的名人沦为罪人,这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瞬间的角色转换,带给人们深思,更给名人们敲响了警钟。

名人也是人,问题是有些名人自己老是把自己抬得太高,也就是所谓的“自视甚高”吧,因此,便把自己当成了大腕、另类、贵族,甚至把自己当成了人间法律管束不住的特殊人群,从而把自己隔离了喜爱他的观众、听众、百姓、衣食父母们,变得高高在上,有的甚至颐指气使、无法无天、胡作非为,自己脱离了道德约束、法律束缚,如天马行空一般,这样做的下场是极其危险、极其可怕的,深深刺痛喜爱他们的百姓们不说,自己往往把自己送入道德审判台、跌入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

应该说老百姓对名人们都是很宽容的,然而这种宽容却往往在客观上成了对名人们的过分溺爱和娇纵。一些出事的名人们名字不用细说,每个人几乎都是随口就能说出不少。从感情上的绯闻不断、到婚姻的随意而为、离离合合,再到做出违规违纪违法的事情,名人们到底是怎么了?

这似乎是每个人都要问的问题。这并不是多嘴,因为,每个喜爱名人的人,都有责任去问,因为名人就是众多的老百姓们培养出来的,老百姓是名人们的真正的衣食父母。

可是,被培养出来,成了名,出了名,有了地位,有了位置,有了金钱,名人们还和以前没出名时的生活方式、敬业态度、工作状况、一样吗?还能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吗?还能低调、友好地与他相处吗?

恐怕没有一个人敢肯定地回答。

名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他们必定产生于基层而高于基层,他们以自己的特殊贡献,或者以声音、演技或者其他肢体语言、各类特长而博得老百姓们的喜爱。这种现象表明名人必须严格自律,既要做道德上的标杆,更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道德与法律时时刻刻在紧盯着,因而,名人们决不能随意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老百姓们可以制造名人,也可以摧毁他们不再喜欢的名人。

对名人的苛刻,其实正是对名人的保护。不知道名人们是否理解。

苏越被判无期徒刑,是在高晓松服刑期满后发生的又一个名人事件。但愿出事的名人越来越少,毕竟,老百姓们培养一个名人代价实在太大,而出事的名人对老百姓的伤害也实在太大。老百姓们最期盼、最喜欢的,是道德上与法律上都很完美的名人。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