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儿童学习指南》帮不了孩子健康成长

www.fjnet.cn?2012-05-30 11:06? 龙艳飞?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指出,“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5月28日《今日早报》)

中国的教育制度自一开始就纰漏百出,很多时候,不是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就是与孩子健康成长的自然规律相违背。想想近些年,在教育界中引起的热点问题,诸如“奥数热”、“择校热、“赢在起跑线上”、“名校腐败案”的频发、“高分低能”的状元、“一考定终生”的学习观等一系列的事件,都曾备受不管是社会人士还是教育家的重大关注。

同样,这次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硬性的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目标,虽然说是遵循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避免了“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殊不知,这种要求背后也潜在着重重危机。比如,《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对于5~6岁的孩子,《指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误导了我们的家长,以为符合《指南》标准发展的孩子才是优秀的,进而给她们带来了压力,自然这种压力的最终承受者将是孩子。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希望孩子在接受教育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成为“高分低能”的无用者,更不是家长社会盼望的替代品。同时,这种硬性的要求也不利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因为被死死的困在一个圈内的孩子,是不自由的,是不利于发展个性和人格的。教育的目标应当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教育的任务并不只是考试、分数等一些外在的物质化了的标准,不只是智育,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首先是身体健康、人格养成、个性发展等等,这些才是真正影响学生成长和一生幸福的东西。

因此,我们不应该人为的把孩子朝一个标准培养。解开捆绑孩子的枷锁,让他们自由、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