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私情与公德,一道待解的高考“社会题”

www.fjnet.cn?2012-06-11 10:55? 王垚烽?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6月8日下午是高考英语科目的考试,为给考生一个安静的听力环境,南京九中门口的碑亭巷,数百名家长组成“护考团”、搭起人墙,在交管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前提前封路,阻止车辆进入学校路段,连自行车也被阻拦在外。一些车辆按喇叭引起家长围攻,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哭腔吼叫了起来。(6月9日《现代快报》)

尽管时间有长有短,但到昨天下午为止,2012年高考在全国范围内已正式落下了帷幕。盘点高考那些事儿,唱主角的除了考生就要数家长们了。从湖南母亲送女赴考遇车祸,醒后问:“去考试了吗?”到上海考生迟到2分钟被拒考,母亲下跪求情,再到南京家长搭人墙封路“护考”,所有这一切无不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过话说回来,这“父母心”可怜的毕竟只是“儿女私情”,很多时候,不加节制的私情泛滥反而可能有损公德。以南京家长搭人墙封路“护考”为例,应该说,高考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因此而将考生的权利无限放大,甚至禁止车辆通过“非管制”路段。更何况,机动车干扰考试,进而影响“孩子的前程甚至一辈子”的说法尽管吓人,但多少有些虚幻缥缈、难以实证,反倒是行人的路权受损是真实可见的。以一个可能的理由剥夺他人的必然的权利,家长们的做法是不是也太霸道了?严格地讲,这种擅自封路的做法不仅有违公德,甚至涉嫌违法越权。难怪有网友不无反感地说:“现在的孩子就是被这些家长宠出来的!”

当然,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这片“父母心”、这份私情还是应该获得最大程度的体量。拿上海考生迟到2分钟被拒考一事来讲,虽说有“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场”的规定,但并非不可变通,就算不让学生进正式考场,但不是还有备用考场吗?为什么北京能够允许忘带准考证的考生凭“脸”考试,上海就不能让迟到考生在空置的备用考场里完成高考呢?事实上,其时离正式听力考试还有十几分钟。如果处置得当,完全能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保全一个年轻人的高考梦。毕竟,相比“鸣笛干扰说”,取消一门考试资格无疑等同于宣判考生今年高考的“死刑”,教育部门如此“死板”难道不有违教育精神吗?

应该说,私情与公德从来没有清晰的边界,当关乎“考生命运与未来”的私情遭遇他人权利、考试规则等公德时,如何平衡两者间的矛盾似乎成了摆在公众面前,一道待解的高考“社会题”。尽管并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或“最优解”,但处理时的细微差别却还是能够反映出社会“人性化”程度与个体的道德水准。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