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眼保健操风波,权威声音何在

www.fjnet.cn?2012-07-18 08:57? 王石川?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16日,一条质疑眼保健操无用的微博引爆网络,有专家表示,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7月17日《现代快报》)

早在2007年,就出现过质疑声: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却排世界第二;而且,经常用不洁的手接触、揉按眼睛,会增加眼睛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从5年前的质疑,到如今的被围击,眼保健操已成为众矢之的,在此关头,权威部门不应继续失语。

首先,应该用翔实的数据告诉公众,眼保健操有没有用,有多大作用?若有害的话,又具体体现在哪里?有专业人士认为,只有进行循证医学调查,才能证明其是否有效果。

其次,国人的高近视率与眼保健操到底有何关系?在我国,“小眼镜”越来越常见,近视眼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原因?眼保健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是缓和眼睛近视的效果?把近视眼归咎为眼保健操合不合理?

某地统计显示,重点学校学生的近视率远超非重点学校。对此,有老师称,课业负担不减,近视率就不可能下降。的确,如果不改变应试教育,不调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社会焦虑,恐怕再见效的眼保健操也无法杜绝孩子近视。

现行的眼保健操是存续、调整还是废除,权威部门应该有个说法。如何减少近视眼,固然需要每个公民爱护自己的眼睛,也考验着职能部门的应对能力,甚至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关注。

(王石川)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