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让刑诉规则对接立法精神

www.fjnet.cn?2012-11-24 09:19? 傅达林?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要确保司法解释不偏离立法精神,或许还需推行“开门解释”的机制,将草案交由民众公开讨论,以提高司法解释的正义性。

为确保新刑诉法正确贯彻落实,最高检近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其中新增条文多达240条,修改内容总计超过原内容的80%。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修订,不仅为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提供具体行为指引,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立法设计的权利实现程度,尤其是对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尊重与保护水平。因此,规则虽然由检察机关制定,实则直接关联着刑诉法实施和公民权利保护。

从内容上看,修订的规则体现了刑诉法保障人权的理念,在一些焦点条文的解释上,也严格遵循了立法精神。如刑诉法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曾引起舆论对秘密羁押的忧虑。对此,刑诉规则坚持慎用原则,明确了指定居所应当符合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的焦虑。又如,技术侦查措施是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办案的“利器”,但也是容易伤害嫌疑人权利的“双刃剑”,如何确保技术侦查措施不被滥用,需要司法解释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新规则从适用范围、使用环节、批准手续、执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符合立法追诉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价值追求。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立法不得不寻求更为宏观和原则性的设计,由此需要司法进一步予以解释。但由于司法机关与立法机关出发点不同,司法解释并不必然总与立法旨意相符。有时司法机关为了方便查办案件,对权利冲突的断决很可能偏离立法的正义性,而显现出对司法便利的追求。比如,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刑诉规则就还有完善的空间,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嫌疑人和被告人,一次问话时间多长应有明确规定;执行监居后24小时内通知家属中的“无法通知情况”,也应进行明确,以防止其大面积消解执法主体的通知义务。

可见,作为“二次立法”,司法解释担负着“咀嚼”“细化”法律的重任,决定着能否将原则化的权利运送给每个人。要确保司法解释不偏离立法精神,或许还需推行“开门解释”的机制,将草案交由民众公开讨论,以提高司法解释的正义性。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