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手谈”的快乐与尴尬

www.fjnet.cn?2013-05-23 15:29? 周中之?来源:新民晚报 我来说两句

自从智能手机问世,大街上、车厢里,少男少女们在手机屏上熟练地跳着“指尖舞”,沟通信息,表达情感,享受着交流的快乐。当我首次用微信和大洋彼岸的同行交流、与研究生语音通话的时候,我幸福地感到自己没有被“out”。但是,时间长了,我感到两代人的手机交流之间,有快乐,也有尴尬。

我曾带教过的一名研究生,她用勤工俭学的收入买了一部最新潮的手机。后来,有一位老师向我告状,说这个学生怎么没有教养的,跟老师说话,居然要老师“闭嘴”。我问了一下,原来是这名学生和老师微信交流时,用了一个好玩的表情符号,在老师手机上显示的却是“闭嘴”二字。这,或许是手机造成的误会,但是,由此也让我想到,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即便用再先进的交流工具,还应该注意表达的方式和途径,以免引起误会,这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细节。就像现在“吊丝”这个词用得很普遍了,但对什么人能用这个词,年轻人还是要考虑的。对领导,对长辈,对老师,恐怕不太合适,不符合中国人的伦理感情。

这个世界,它不仅是年轻人的,还有儿童和中年人、老年人。这些人,就是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如何跟大家交流,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但问题是,有了先进的交流工具,有些年轻人却成了“手机控”,节日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许多青年人都是各玩各的手机,还看到过爷爷奶奶因此愤而离席的报道。在大学课堂上,有的学生上课偷偷看热门电视剧、玩游戏,使听课的质量大大下降。甚至有的学生考试时还将手机作为作弊工具,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现在的私信和微信,比以前的“电报”都快。手指一点,就发出去了。以前人们发电报,钱是按字算的。现在,微信免费,且容易发,人们对措词往往不大在意了,因为是网络上的虚拟交流,往往也不考虑交流对象。我有一个年轻朋友,就是因为一场经济纠纷,在手机短信交流时不注意言词,卷入了一场法律诉讼,以致带来麻烦。这样的教训,值得吸取。

手机交流是生活的一部分,它记载着我们对人生的种种感受和态度,书写着我们人生的历史,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历史负责。在手机交流中既要坦诚,也应该谨慎。尽量让这个世界因为“手谈”,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而不是因为有了“手谈”,变得“吊丝”满天飞,粗话随口出。技术的进步,并不一定带来文明。技术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文明,这关键要看我们每个人驾驭一种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所持有的态度。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