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最严”高考不能仅靠技术

www.fjnet.cn?2013-06-05 09:24? 姜琳等?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评论1+1

“人性化高考”值得称道

山东制定了2013年夏季高考偶发事件处理工作程序,考生若忘了带《准考证》,可先“验脸”入考场,由考生领队于考试结束前送至考场。

山东省制定的这项考规,让人倍感亲切。从考生忘带《准考证》,到忘带2B铅笔等考试工具,种种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可谓细致入微,从诸多细节上随处可见对考生的悉心呵护。

这样的考规之所以是令人称道的,就在于它无处不体现出对“人”即考生的关爱,而这种人性化的制度,总能以其春风化雨般的温情,使人感受到这种制度所体现出的温度。

去年某考生迟到了2分钟,不能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又是求情又是下跪,最终考生还是未能参加考试。这种奉制度为僵死的教条而缺乏灵活、人性化的运用,十分不近人情。

高考在即,考生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在一些备考的细节上出现疏忽或偏差,在所难免。在考生即将进入考场时,考务部门固然可以依据相关规定,让考生自己来承担诸如忘带准考证等“事故”的责任,但我们成人社会的责任,不仅仅在于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办事,更应在不违背这些规章制度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倾心帮助考生做好迎接高考的各项准备,这种“更人性化高考”,值得称道。

(屈正州)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