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既利当前更惠长远
www.fjnet.cn?2013-09-25 08:34? 周俊生?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3日在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时,应询介绍了中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情况。他说,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选择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而是采取调结构、促改革的方式稳增长,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 李克强总理的这一席谈,清晰地勾勒出了新一届政府建立半年来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思路和方针。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一度出现比较严重的下行趋势,特别是第二季度的GDP增速只有7.5,已经到达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确定的下限,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上半年逐月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都表明了这种紧张状况。这无疑给刚刚建立的本届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市场也在观望着新一届政府将如何应对这种复杂局面。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形成了以投资扩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既定模式,而与这种投资扩张相伴的是货币的扩张,国家不断地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这种特点在2008年底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后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为了避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侵袭,保证GDP的增长速度,国家出台了积极财政政策,其中最为有力的手段便是4万亿投资大单,与之伴随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放松银根来促进投资的增长。这种以投资和货币双扩张为手段的经济增长模式确实收到了效果,GDP“保8”的目标顺利实现了。但是它留下的后遗症也很严重,大规模的投资忽略了效益,导致很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内部出现了低效率竞争,而在货币宽松政策之下出现的货币超发,又导致人民币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出现了下降,压抑了内需增长,使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越发严重。 尽管如此,这种经济刺激政策的施行,对于短期内改变经济运行的不利局面却似乎很有效果,因此它也成为官员屡试不爽的法宝。今年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利局面,很多地方的政府又对中央出台刺激政策寄予期望,特别是当中小微企业出现普遍性的资金困境以后,市场上出现了降低银行准备金率、降低储蓄利息的呼声。但是,中央政府却不为所动,既没有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再度以投资扩张来拉动经济,更没有以改变货币政策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而是采取调结构、促改革的策略,以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的行动来向市场释放活力。这种坚持使我国货币政策保持了稳定,也给市场带来了明确的预期。半年以后的今天,这种努力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最近两个月的各项经济指标明显回暖,特别是日前公布的汇丰9月中国PMI初值上升到了51.2,已经连续第二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显示出中国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始企稳回升。 总结这半年来的宏观经济管理,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推动经济转型的决心是很大的,采取的措施也是有效的。调整经济结构、经济转型,有关这方面的话已经说了多年,但总是被现实的经济增长的要求所打乱,而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却越积越严重。实际上,频繁地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其效果也并不全是正面的,经济遇冷就赶忙扩大投资,经济过热又赶忙收紧货币,政府像一个“救火队长”一样深陷于事务堆中,削弱了其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的行使。此次中央政府不为短期的需求所牵制,选择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虽然短期来看需要承受一些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 从目前来看,经济转型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现存的经济结构中的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因此对它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在原来的经济结构中形成的既得利益群体可能会出现利益受损,因此改革将面临各种阻力。但是,在此次的改革中,政府已经做出了表率,通过简政放权这种“壮士断腕”的行动削减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权力,向市场释放活力,为改革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因此,现在需要的是其他既得利益群体也能够以局部利益的牺牲来换取整个市场的整体利益。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以后,中国经济的“第二季”将比“第一季”表现得更为有声有色。 周俊生(上海 学者)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3]李克强:深化中委伙伴关系 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 [ 09-23]李克强:打造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
- [ 09-18]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09-18]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 [ 09-13]李克强阐述“克强经济学” 彰显宏观政策新思维
- [ 09-12]达沃斯与会嘉宾谈李克强讲话: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 [ 09-12]李克强宣布第十二届全运会闭幕
- [ 09-12]总理谈出身“不忘本”,多少官员该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