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离开了故事美食片迟早腐烂

2014-04-23 15:22? 韩浩月?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舌尖2》增加了一些情感元素,注重讲述做美食的人和美食之间的故事,这样的改变引来观众的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舌尖2》的浓浓人情味与美食相得益彰,而批评者则认为它令人大失所望的地方在于忽略了“舌尖”二字,观众更期待的是食物而非故事。

《舌尖2》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喜欢故事的观众,侧重从片中体会人文气息和情感力量,而不喜欢它讲故事的观众,则是更注重舌尖体验的“美食爱好者”,这两个群体的观众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矛盾,只是观看所选择的点不同罢了。

《舌尖1》为什么好评如潮?那是因为第一次出现这么精美的美食画面,很多人除了流口水别无他想。其实《舌尖1》也是有故事的,那些上山下海采撷食材的人,那一双双布满皱纹做饭菜的手,背后怎么可能没故事?《舌尖2》注重讲故事的做法是对的。因为,人与食物之间本身就充满故事。美食是人做出来的,美食寄托着爱……失去了情感的灌注,再好的美食片也不过是一道迟早要腐烂的食物而已。

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食神》中就传递过这样的观点:美食是用心做出来的,带着情感做出的食物,哪怕是一盘简单的蛋炒饭,吃起来也会滋味无穷。人在不同心情下做出的饭菜,都会有细微的不同,何况《舌尖2》呈现出的那些美食,有许多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那里面有很多可挖掘的故事。看美食,听故事,这才是一档美食纪录片应该拥有的格局。

许多有名的小吃,都伴随着一个传说,比如过桥米线,据说是一百多年前一位秀才之妻怜惜相公苦读而无意间制作出来的;比如烧灌肠,相传是程咬金与老娘艰难度日时,靠邻居施舍的大肠与猪血制作出来的;在老北京小吃中,驴打滚、馄饨侯、萨其马、焦圈等等,因为历史人物和文人墨客的喜爱,曾留下很多故事,比如苏东坡就为焦圈写过一首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只记住美食的味道而忘记美食的起源、轶闻,是一种遗憾。有上千年历史的美食能保留到现在,任何与它有关的信息,都成了它的味道的一部分。批评《舌尖2》讲故事是典型的“吃货”思维,是实用主义思维。味蕾能记住的美味是短暂的,而与美食有关的文化、情感却是隽永的、恒定的。

单从纪录片的观赏性来讲,《舌尖2》要掌握好美食与故事的比例,需要制作者对观众心理有准确的把握,带领观众在美食营造的气氛中穿行。美食可以感动人,故事也可以感动人,两者调配得当,方能让观众更加喜爱这档节目。

至于《舌尖2》涉及到一些危险采食的镜头,以及可能引发采购风潮导致生态灾难,这样的担心不无来由,但是前者属于客观记录,后者有点杞人忧天。这档节目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假如真对市场产生足够的影响,恐怕等不到资源枯竭,价格已经高得离谱,随之当地会有种植或养殖出现,供应餐桌。当然,作为观众,看着荧屏流口水可以,也别太把“吃尽人间美食”当成人生追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