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方法论不过关,结论就“免谈”

2014-05-16 09:45? 顾  骏?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要想获得科学合理从而让人信服的结果,必须保证抽样的随机性,找错了对象,不但不可能准确反映社会原貌,更会发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贻笑大方”。】

在当下中国,民众对生活各方面内容有不满很常见,如果统计一下对食品安全、交通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恐怕也不会太高。在一个保持多年高速发展的国度,民众的期望大大超过实际生活的改善程度,这是正常现象。

值得考虑的倒是,近年来不少机构或个人屡屡用统计分析的方式,向社会发布自己的调查结果,但用的方法却没有严格论证。其实,统计分析是一门利用数学方法,借助概率论、抽样、问题设计等技术手段,找出个体间有意义的差异,最后反映超越个体特性的整体状况。由于得到了现代数学的坚实支持,仅仅调查一部分人就可以得出比调查所有人都准确的统计结论,不但成本大幅降低,还可以确保结果的误差不超过预期水平,所以,抽样调查得到了普遍运用。

不过,要想获得科学合理从而让人信服的结果,必须保证抽样的随机性,找错了对象,不但不可能准确反映社会原貌,更会发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贻笑大方”。这份蓝皮书中是否也有可能存在类似问题?

据报道,蓝皮书所披露的数据来自于2013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手相关机构开展的“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801位网友参与了问卷调查。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得分介于35.54分到59.66分之间,无一项指标获得公众“比较满意”的肯定。分项指标包括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总体状况、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获得均等入学机会的情况、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成效等内容。

从这些分项指标来看,调查确实针对的是当下民众最为关心的方面,虽然有所遗漏,但基本能够反映被调查者的关心所在。问题出在虽然调查了5万多人,但既没有说明为什么调查的是5万多人,而不是更多或更少,因为在抽样调查中,调查样本大小的确定有着严格的方法要求,项目越多,对象间差异越大,样本规模也相应需要放大。这项调查在样本规模的确定上不知道有过什么考虑,如果仅仅取决于网友的热情,多了就多调查几个,少了就少几个,那就不够严谨了。

更成问题的是,众所周知,网络上热心于参与各种调查的人士属于一个特定群体,在年龄、教育年限、职业、收入、消费习惯乃至性格上都有突出的特点,只是全体国民这个整体中一个特别的部分,如果拿着单纯由这个群体提供的资料,去推断全体国民的意见,那绝对会闹大笑话:我们能从网络调查中得出国民收入吗?国家10年一次人口普查能随便找家商业门户网站,从不知背景、随意上网且随其高兴决定回答或不回答的网友的无法查实的回答中,得出“中国人口”的各项数据吗?如果国家采取如此做法,那才真会引发“公众满意度大幅下降”,引发在世界各国面前“中国国家形象大幅下降”,因为谁都不会相信一个国家竟然拿基础数据如此开玩笑,毫无技术含量。

回到蓝皮书的报告,稍微懂点调查方法的人都不难发现,除了统计技术的致命伤之外,在调查的内容和对象的相适度上,同样存在明显的错误。相比整体人口,网络活跃人群普遍趋于年轻,思维活跃,学历偏高。因此对不同分项指标的敏感度也具有同全体人口很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网友相对年轻,许多人还没有孩子,甚至都没结婚,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满意与否,更多地是基于自身的记忆,而不是对现状的了解,充其量只是某种道听途说。虽然也能反映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同报告所针对的“2013年”这一特定时间段,真的没有多大关系。完全从改进义务教育的角度说,听他们的意见还不如听年龄远比他们大的退休老人来得靠谱,后者中至少有不少人需要每天送孩子上学,对教育有着更为切实的了解和体验。

对习惯于“毛估估”的中国人而言,开始采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绝对是全社会的进步,但定量分析是非常严肃的一项科学活动,没有方法论的保证,随便收集的数据在统计学界会被视为“垃圾”,而且业内有一个得到高度共识的定律,叫“垃圾进来,垃圾出去”。所以,在学术论坛上,专家们对研究方法论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调查结论的关注,方法论不能过关,结论就属于“免谈”了。对此,任何一项严肃的调查都不会不仔细遵守,因为这是学术共同体的基础性规则。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