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端午民俗何尝不是“吃”和“玩”出来的?

2014-06-03 09:33:43?吴  江?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端午节三天假期,武汉市民王小姐早就计划好,和家人到长阳游玩一下。“好不容易遇到假期,过节都是其次,重要的是家人聚在一起休息。”王小姐说。和王小姐一样,众多“80后”“90后”对端午节的关注焦点大都集中在两点:吃什么样的粽子和假期去哪里玩。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形成了多种民俗, 如佩香囊,门户悬艾、菖蒲,挂雄黄袋,穿五毒衣、老虎肚兜,饮菖蒲、雄黄或朱砂酒,沐浴兰汤,龙舟竞渡、祭粽、食粽等。如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早已被人淡 忘,文化味也越来越淡,“吃”和“游”逐渐成为过节的唯一主题。(6月2日新华网)

当端午节在市民公众的日程表里更多只剩下“吃什么”和“去哪儿玩”,这样的端午节,究竟和其他普通的节假日还有何差别,传统习俗是否日渐式微,端午文化又 会否消弭乃至淡忘。传统节日究竟该怎么过才算足够“厚重”,才对得起那“传统”二字,甚至已不是端午节才有的纠结。每到传统节日,“吃什么”和“去哪儿 玩”的轻松过法,总不难听到类似的一声叹息。

不可否认,既是传统节日,对于传统的传承与接续,当然是节日的重要主题。否则的话,假如传统节日完全沦为平常假日,甚至只剩下“吃”和“玩”当道,传统的 意义何在,文化传承的断档,自然并非杞人忧天。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众多“80后”“90后”对端午节的关注焦点大都集中在“吃什么样的粽子和假期去哪里 玩”,尽管粽子是如假包换的端午传统食品,也或多或少与端午民俗沾点边,但穷得只剩下“吃”和“玩”的端午节,仍然被主流观点视为对端午节博大精深的文化 内涵以及丰富传统民俗的失敬与淡忘,也就并不意外。

的确,从佩香囊,悬艾草,饮菖蒲、点雄黄,到穿五毒衣、老虎肚兜,再到沐浴兰汤,龙舟竞渡,端午节的传统与民俗,无疑有着丰富的内涵。既然如此,对于端午传统的传承,似乎不该只有“粽子飘香”和“出门旅游”。

不过,仅仅因为不少市民公众选择以“吃”和“游”的方式过端午,便认为传统节日被过得太轻松草率,并纠结于端午节有了假日,却没能充分发挥传承传统的功 效,倒也未免让端午节本身“难堪重负”。事实上,端午节固然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但端午假日是否一定要每个人都去一本正经的去传承端午习俗,非要每个家庭都 悬艾草,每个孩子都佩香囊,每个年轻人都去经历一下“龙舟竞渡”,才算是不忘传统。恐怕也绝非端午节的初衷。

恰恰相反,传统节日与传统习俗,其实从来都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而是人们自发自愿形成的,既然如此,传统习俗的传承,当然也只能充分尊重市民公众的自愿, 一厢情愿的指导与安排,反倒是有违传统民俗的本意。可以设想,假如不让市民自由率性的“玩”,沐浴兰汤,龙舟竞渡,怎么可能成为端午的重要民俗?假如不让 公众追求“吃”,各种五花八门的粽子,恐怕也不会传承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节日究竟该怎么过,其实只有尊重市民公众的自由选择,才是真正意义上尊重 传统。

可见,端午节固然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它首先是属于市民公众的假日,“吃”和“玩”成为节日的重要主题,自然也就无需大惊小怪。而有了更多自由时间和选择 权的公众,也才有了更好的传承并发展传统民俗的可能。而真要细细盘点,从粽子到龙舟,哪一项端午民俗不是“吃”出来和“玩”出来的呢?

基于此,传统节日理应容得下人们率性的“吃”和开心的“玩”,也只有充分尊重了人们的权利和选择,传统节日才能过得更精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