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院长“阅兵”:一场不合时宜的“作秀”

2014-09-23 15:19:29?晏佳伟?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安徽新华学院院长石秀和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以这种方式“出名”——一场“例行公事”的高校军训检阅,居然成为舆论热点,被批是一场“摆谱”“官瘾大”的模仿秀。

事发意外,作为一所国内知名民办院校的院长,石秀和一直以来低调行事。19日,石秀和登上“阅兵车”——奥迪敞篷车,对6000多名新生进行了军训检阅,“同学们好!”“首长好!”“同学们辛苦了!”“为新华争光!”的口号震惊无数网友。两天后,上百家媒体对这次“阅兵”争相报道,将石院长推至舆论风浪的顶峰。

“那些少不更事的学生喊他‘首长好’,他聆听起来一定很惬意”,网友@荣剑2008颇为讽刺地说道,“安徽地方学院的一个院长,衙门里的一个科长都未必看得起。这类官不官学不学的人物,居然借个敞篷车,挂上阅兵车的牌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过上了阅兵的瘾。”

@新京报评论认为,从“阅兵瘾”里透视出某些领导的“阅兵癖”——“确实,大学军训阅兵已成常态,甚至有些企业老板也爱搞‘阅兵’。威风凛凛地听两声‘首长好’,是深植许多领导心中的愿望。有些‘领导’官不大,阅兵癖倒不小。”

存在于高校的“阅兵”,的确不只新华学院这一例,而是长期偏离公众视野的普遍现象。据@澎湃新闻梳理,2008年,华南农业大学也曾出现过校长操场大阅兵;2010年,位于南京的三江学院校长也登上阅兵车绕场一周。时评人@盛大林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说话:“近30年前全国首批高校军训时就已经有阅兵。不过,我们那时搞的只是分列式阅兵,即校长等首长坐在主席台上,各个方阵依次从主席台前经过。而没有搞阅兵式,没有校长乘坐阅兵车喊‘同志们好’的那种。”

既然不是个案,也非新兴事物,@陈果_George就有足够底气为安徽新华学院争辩:“大学军训,校长乘车进行检阅是惯例。为何人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校领导检阅得,安徽新华学院的校领导就检阅不得?”不过,@袁裕来律师并不执着于校领导阅兵在情理上是否得当,而是搬出铁一样的明文条例,以否定这种现象的合理性:“《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对‘阅兵’有明确的解释及权限规定:‘阅兵,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团以上部队军政主官或者被上述人员授权的其他领导和首长实施。通常由1人检阅。’”

事关军训,@军报记者以自身权威性评论此事。这家官方媒体微博亦援引《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认为阅兵权界限分明,校领导阅兵“极不严肃”——“学校此举只能赚人眼球,军训重在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砥砺品质,不可借此炒作。”

眼见学校挨批,@安徽新华学院电视台有些委屈,忍不住在微博上抛出“大家不知道真相”:“阅兵必须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团以上部队军政主要首长或者被上述人员授权的其他领导和首长实施。当时部队的领导、教官都在场,他们会不知道吗?”好像在说,“阅兵”是得到了默许的。

各路媒体的穷追猛打之下,昨日,新华学院终于难抵压力,找出“安徽两高校领导乘敞篷车检阅新生”消息的“责任人”,称该校大学生记者系稿件原作者,可能用词有误。此外,安徽新华学院官方还回应:“每年都有这种形式的检阅。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任何其他意味,网友们太当回事了。”

究竟是网友“太当回事”,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各人心中自有判断。不过,讽刺声此起彼伏之时,杂文作家@林奇99仍要建议围观群众,此事不宜上纲上线。军训阅兵是一种仪式,充其量就是“走过场”——“阅兵是高校新生入学军训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乘敞篷车阅兵是有些夸张了,但也没必要上纲上线。按军训要求,校长是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参加阅兵就是走走过场,没几个人真喜欢参加这种活动,虽然高校行政化严重,但校长毕竟都是专家学者,还不至于低俗到拿这玩意过官瘾。”

军训是每年高校新生的一个常规项目,到底这种“检阅”算不算“阅兵”,是不是违规,其实绝大多数局外人都闹不明白,这还有赖于有关部门作出规范或者说明,免得有些高校领导行为失范,或引起舆论纷争。另外,军训作为磨炼大学生优良品格、坚强毅力的第一课,少一些大张旗鼓、不合时宜的“作秀”,多一些以生为本、脚踏实地的训练行动,也是各高校的本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