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政府治霾 “铁腕”“铁规”双驱动

2015-01-05 10:07:50?唐 华?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根据网友投票与留言情况,中国政府网评选出了2014年最受关注的国务院十大政策。其中,“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榜上有名。

空气质量的好坏和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2014年,我国政府为了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也是“蛮拼的”,从年初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图消除人们的“心肺之患”。

2014年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强调,要立足国情、科学治理、分类指导,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能源结构、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不断推出远近结合,有利于标本兼治、带动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

在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也多次表达了治理污染的坚定决心。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郑重指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再次强调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坚持“铁腕治污”、“铁规治污”。

连发向空气污染宣战的“檄文”,表明了政府治污的笃定信念,也预示着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将“铁腕治污”落到实处。

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对2014、2015年节能减排降碳工作作出具体要求。

《行动方案》提出了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量化任务让治污工作有了阶段性目标,也有了明确的评判标准。同时,也为日后的考核工作提供了依据。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发布。《考核办法》中提出,复合型大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重庆市等地,以PM2.5年均浓度下降比例为质量考核指标;其他省(区、市)以PM10年均浓度下降比例为质量考核指标。

考核结果报经国务院审定后,交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作为对各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实行“奖优”与“罚劣”并重,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将加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不合格的将予以适当扣减。对未通过考核的,实行严格责任追究。

将治污与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挂钩,可以说是“铁规治污”打出的一记重拳。它淡化了我国长期以来以GDP增长为主要标准的官员考评机制。对官员来说,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进而谋求政治资本的路已经走不通了,同时也倒逼官员从行动上真正重视起治污工作。

11月19日,国务院公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这预示着,“清洁”正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

从根本上说,化石能源的大量、过量使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在能源消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非化石能源比重越高,带来的污染越少。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治本之策。

2014年的一系列政策,从明确任务到提出目标,再到确立考核办法,政府拿出了治理空气污染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持续约两周的“APEC蓝”更增强了我们通过区域联动减排工作实现治污目标的决心。

而2014年的治霾工作也确实收到了回报。比如,北京市环保局4日公布的2014年治霾清单显示:全市2014年PM2.5年均浓度为85.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4%;PM2.5一级优天数比2013年大幅增加了22天,达到93天;重污染天数由2013年的58天降至45天。这其中固然有气候方面的原因,但各级政府在减排工作上的努力也不容忽视。

有了2014年的成绩,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严格贯彻落实各项治霾规定,距离蓝天白云的目标将不再遥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