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羊变卖羊,谁在薅扶贫“羊毛”?
2015-03-26 07:43: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针对媒体报道河南汝州扶贫项目变农民掏钱买羊一事,3月25日,汝州市委宣传部回应称,该市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核实,如若发现违法违纪问题,将坚决查处,决不手软。(3月25日 中新网) 雁过拔毛,用来形容人的贪婪成性。河南汝州送羊扶贫项目,本来是件好事,却徒增额外环节,本来是政府已经全款支付了买羊款,竟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群众要掏钱买羊,真实上演了一回汝州版“雁过拔毛”的事情,令人唏嘘。公众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在这个过程中要薅扶贫的“羊毛”?哪一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导致扶贫羊成为“唐僧肉”? 扶贫项目,本来应有严格的执行程序,遵循公示公开效用的原则来进行。就是帮助群众找到一条适合群众脱贫的致富路子,由政府全款买羊,本来是解决群众无力买羊的困境。从汝州市到县再到乡镇、村,只不过经过三级,就衍生出让群众买羊的闹剧,只能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扶贫的程序还不规范,透明,一些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暗箱操作的空间,把扶贫脱困变成了生财的新路子,雁过拔毛,中饱私囊,实在可恶,应该受到严惩。 像这种薅扶贫“羊毛”的现象并不在少数。有的扶贫项目,被村干部“扶贫”给了亲属,真正需要扶贫的群众反而没有得到实惠;有的扶贫项目,被村干部虚报数字,多出的资金被套取。汝州扶贫项目所涉之羊,群众不仅要自己从腰包来掏钱买,而赠送给群众的扶贫羊的数量也大打折扣,那些被“监守自盗”的羊跑哪里去了?是被扶贫工作人员变卖了,还是也被工作人员 “顺手牵羊”送给亲属发家致富去了? 这些赠送给贫困群众的扶贫羊,政府全款购进,即便其再贵,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尚且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相对于这样的经济价值,扶贫工作走样带给群众的伤害,要比这样的经济价值要大的多。这不仅事关贫困群众能否早日脱贫致富,更事关扶贫事业制度健全与否、机制运行是否正常以及责任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的问题。 对于非贫困人员而言,多一只羊可能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大的作用,但对于贫困群众而言,就是多了一份改善生活的希望,就能延续他们未来生活之路。在扶贫工作中,显然要做的,不是对马太效应的遵循,而是要坚守雪中送炭的底线。而这,尤其需要扶贫机制上要进一步规范程序,强化透明公开,严格责任,堵塞漏洞,不给权力黑手在任何一个扶贫环节揩贫困群众油的机会。对薅扶贫“羊毛”的人,法律的板子只有重重落在觊觎人身上让其感受到痛楚,这才是防止扶贫赠羊变卖羊的良策。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