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推广生态葬应在契合人们传统观念上做足文章

2015-04-07 09:57:58?徐甫祥?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名目繁多的“天价殡葬费”,动辄上万元的公墓墓位…,时下殡葬行业的“天价”不断刷新。相较于传统殡葬方式,海葬等生态殡葬方式因成本低廉且公益环保等特点,正被各地倡导推广。但记者调查发现,推广并不顺利,并引发了不少争议。(4月5日新华网)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死亡人数近千万,无论是土葬、墓葬,还是骨灰寄存,都占用大量资源,是不可持续的。据民政部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死亡人口数量将达到新高,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因而,推广生态葬成为当前必然而又迫切的最佳替代选择。

从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通过近几年生态安葬的宣传造势,加上社会的进步,“入土为安”的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而主要的顾虑集中在两点:一是绿色殡葬提倡的不留骨灰、不设墓碑的形式,与传统的扫墓祭祖活动不相契合;二是认为生态葬过于简单、草率,在“情”字上说不过去。因此,生态葬能否推而广之,关键在于能否在契合人们传统观念方面做足文章,化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如果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生态葬的推广前景很可能会柳暗花明。

首先,还是要继续在消除人们“入土为安”的观念上做好进一步的宣传造势。应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向公众宣解:树葬、花葬、海葬,都是植根于大地,海洋亦是蓝色国土。故此,无论哪一种生态葬都是体现了“入土为安”,与传统的安葬方式并无本质区别。

其次,生态葬的推行,要满足人们扫墓祭祖的需要。各地可否考虑在生态安葬点设置庄重大方的祭祀墙或电子祭祀屏,上书逝者名单,供悼念之用。各地民政部门还可以开设全国联网的网上悼念系统,逝者家属可以自行上传逝者资料,经民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建立逝者悼念室,家属可在悼念室通过献花、献诗、献挽联、放哀乐等,满足祭祀心愿。目前,四川等地已开设了网上悼念系统,显示了很好的效果,关键是在全国普遍推行并使人们形成新的祭祀观念及习惯,这就需要全国一盘棋,再加一把劲了。

同时,针对人们“死者为大”的普遍心态,生态葬应在简朴的前提下,力求使安葬仪式做到肃穆庄重,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各地民政部门可否在每年的清明节,组织全国同步的网上悼念仪式。悼念仪式的最后一项,则是人们点击进入各自的悼念室,祭祀逝去的先人。其实,现在未在家乡工作或居住的人们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不少海外游子,每年回到家乡祭祀的机会甚微,网上悼念,正好适应了他们的需求。何况,随着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相信网上祭祀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人们最为普遍的祭祀方式。

其实,我们不应该固守陈旧的观念,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更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性繁衍,作为逝者的亲人,应当具有这样的胸怀:有山的地方即可祭祀,有水的地方即可缅怀,何必拘泥于一个固定的墓地。只要我们在生态安葬的问题上,多在契合人们传统观念方面做足文章,打好”情“字这张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态安葬一定会成为人们的共同选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