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限塑令七年之痒该怎样破解

2015-05-28 08:01:05?张立?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无偿或者变相无偿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等规定,不禁让人想到了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限塑令”。“限塑令”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令”即将满7年,它对市民的生活有何影响?菜场里,各种塑料袋照样免费用。(5月27日 《现代快报》)

七年时间快过去了,曾经大张旗鼓推进的限塑令,却遭遇着现实的尴尬。超市卖塑料袋赚得是盆满钵平,菜市场塑料袋也免费随便用。限塑令七年之痒,恰恰印证了限塑令的困境和无奈,亟需要可行的解决之道。

现实当中,限塑令会被各种非常现实的问题干扰,执行情况也不够乐观。例如,人们使用环保布袋的习惯尚未养成,到超市购物时自带布袋的群体仍然占比较低,其中还以老年人群体为主。一些经营者,特别是街头商贩们,为了更好地维系与顾客的关系,留住生意,更会免费提供颜料袋给顾客。即便是“卖塑料袋”的超市,其提供的也是不易降解的塑料袋,这些执行主体,显然都基于“小毛小利”与限塑令玩起“藏猫猫”游戏。倘若再加上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监管动力不足等,限塑令就会随着地域距离、执行时间长度等出现梯次减弱的状况。

这样来看,限塑令所遭遇的七年之痒,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利益所惑;不法生产商为了获利生产不环保的塑料袋,经营者和顾客为降低成本在使用非环保塑料袋。二是监管不力;地域广,使用者,是监管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消费习惯。仍然有不少消费者还没有形成用环保布袋或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习惯。

虽然病根找到了,但“用药”的力度和长久性,就是直接考验到了限塑令执行的成色了。不管是什么政策,只要涉及面广,特别是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一些底层人员的工作,就越容易碰到“软钉子”。

经过多年宣传,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危害性深入人心。但白色污染没有显著减少的现象仍然触目惊心,面对这样的现实,只有痛下决心,广开思路,加以引导,方可破解限塑令七年之痒的困局。

首先在于堵。对于继续非法生产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者,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继续使用不环保塑料袋的经营者,也要依法依规加强查处,使其感受到违法成本的痛,以此彻底堵塞下游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可能性。其次在于导。对于居民,除了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之外,还要通过鼓励居民用环保袋,以旧袋换环保袋等形式使群众更有动力使用环保袋。

比白色污染更可怕的是对白色污染的“明知故犯”,这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也考验着每一个公民主动参与治理的意愿与智慧。舍小利顾大利,实现利益的有效平衡,是唯一破解之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