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需强化“制约性动机”

2015-06-18 14:44:36?郭晓冉?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生作弊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于作弊行为见怪不怪,不以为耻。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4%的受访者确认自己或周围同学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66.6%的受访者感觉当前大学生作弊现象普遍。50.6%的受访者建议严格考场纪律,杜绝大学生作弊。受访者中,51.2%的人是在校或毕业的大学生。(6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在我国高校中,考试作弊行为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然而,正是这种司空见惯,却折射出了我们治理考试作弊行为势在必行。学生考试作弊,乍看起来,确实和考生诚信意识的缺失有关联。然而,考生诚信意识的缺失,并不是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唯一动因,还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学生通过考试的内在心理动机。有些学生平时不用功,只有通过作弊才能面前通过考试。而对于某些想评选奖学金,或者是想保研、出国的考生来说,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是十分重要。而考试作弊,无疑是更加提高了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

其次,高校疏于管理助长考生的侥幸心理。主要有平时老师的疏于管理,和考场的疏于管理。学校管理松懈,某些考生上课根本就不去,教师对此也不管不问,而是采取了放任态度。考场管理不严,某些老师碍于情面,或者是出于同情心,就对考生作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某些导师,派自己的学生去监考,这都是对于考场严肃性的一种破坏,助长了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再次,惩戒成本过低而强化考生的作弊心理。基于“成本—收益”分析观点,当个体在后果成本较小,或成本远小于预期收益的情况之下,更倾向于采取考试作弊这一可以对当事者带来明显收益的行为。而我国目前在高校管理中,针对考生作弊,缺乏严格的惩戒机制。虽然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学生考试作弊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但多数惩罚都持之过轻,甚至被束之高阁。这些,都变相提高了考生作弊行为的发生率。

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将影响人的行为的动机分为促进性动机和制约性动机两类,后者对于预防危害行为的发生具有约束作用。为此,我们可以从提高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行为的“制约性”动机入手,来遏止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对于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学习观,筑牢他们自觉拒斥作弊行为的道德藩篱。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学校对于学生的课堂管理、考场管理,提高对于学生作弊的惩戒力度,建构他们不敢轻易触碰的“高压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