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成都市民陈萍(化名)来到成都汇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聚公司”)位于成都市上池北街的办公区,要求退还“超动力”第三个阶段课程的费用3万多元。(见2015年7月14日华西都市报) 原来,2013年6月,汇聚公司在双流东升镇一家酒店,组织了一次有近200人参加的企业管理培训课,公司法人代表郭某课讲到一半时,便开始推荐一个儿童智力培训课程,宣称,只要上他们的第一节课,就可以达到“开发天眼”的效果:“用眼罩蒙住眼睛,可以摸出卡片的数字、颜色,升级效果则是书一翻就能背下来”,同时承诺,“可以终身复训”。陈萍当场交了9.8万元,给侄女豆豆(化名)报了名。然而,具体什么时候上课,在哪里上课,培训是什么内容,公司从来讳莫如深。豆豆前后一年多陆续上了两个课程,一点效果都没有。所谓的“蒙眼识字”,“秘诀”是“要斜起来看,透过缝隙”, 老师还要求学员“守住这个秘密”。 陈萍要求退回剩余的3万多元,也被公司拒绝了。 像“蒙眼识字”、“波动速读”、“间脑开发”这类行骗把戏,在多年前就已经发生过。早在 1979年,“耳朵认字”就曾轰动全国。对此,脑功能、脑神经资深专家一致认为十分荒谬。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赵洪鉴说,“人脑成像是物体先在视网膜上成像,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中枢。以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没有发达到通过‘第三只眼’就能看东西的程度。”“那个就是骗人的,胡扯”,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资深脑神经研究的教授周晓林说,“人不可能通过训练达到蒙着眼罩看东西的能力,没有了视觉怎么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的研究员蒋毅,是专门从事脑功能成像等技术研究的,他认为“蒙眼识字肯定不可能,从科学上、常识上来讲都是讲不通的”。 “蒙眼识字”之类的骗局所以会沉渣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培训市场分析,由于培训市场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鱼龙混杂,导致各类智力提升课程五花八门,其中不乏骗子混迹其中;从教育培训机构分析,草台班子、良莠不齐,缺少行业自律和科学标准的课程,为了高额利润不择手段,消费目标人群定位多是有钱但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又渴望孩子学习得到提升的父母,无法保证培训效果;从家长的角度分析,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由于神童观念作祟,追求神奇效果,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没有选择标准,盲目相信广告宣传。 暑假到了,奥数班、美术班、钢琴班、武术班……各种培训班像块大石重重压在孩子们肩上,有的家长甚至短短两个月时间给孩子报了8个班。孩子不易,家长也不容易,遇到像汇聚公司这类“开发天眼”的不靠谱培训机构,高额的培训费打水漂不算,还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家长们提高警惕,千万别被骗子蒙住双眼。当然,相关机构强化监管同样不可或缺。 |
相关阅读:
- [ 07-08]扭转应试思维才能让暑期培训热“退烧”
- [ 06-15]政府办班培训“富二代”值不值得鼓励?
- [ 06-15]鼓励“富二代”接受官方培训
- [ 06-15]政府办班培训“富二代”是种大局观
- [ 06-15]培训富二代,真不是政府的活儿
- [ 06-15]政府培训“创二代”是否越俎代庖?
- [ 06-05]公考降温,缘何公考培训仍然如此天价?
- [ 06-04]是什么助推了公务员培训的“洛阳纸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