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保健品不宜过度包装

2016-02-26 08:03:43?谢庆富?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上海质监局对上海生产、销售的保健食品进行的商品包装监督抽查显示,70批次商品中,不合格25批次,不合格率超过三成。其中,多个保健品牌的部分产品被发现存在过度包装问题。(2月25日《南方日报》)

过度包装是个重灾区。过度包装浪费大量资源,同时产生大量垃圾,处理这些垃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和组织,都要谨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信念。

更重要的是伦理甚至法律上的疑问。一些原本寻常的商品经过豪华包装,身份也高贵起来,其实,东西还是那个东西。过度包装问题很多行业都存在,但保健品尤其特殊。我国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倡导其他各类商品适度包装。“买椟还珠”的故事,意在提醒世人看人对事,都不能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否则会做出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

保健品有多大的功效,需要提供真实的信息,要杜绝变相诱导。消费者的选择权利应该得到体现和维护。或许有人会说,商家过度包装是自主行为,在市场经济下,不应干预,但这个逻辑只适用一般性的商品,不适合保健品、食品、药品,等等。有的商品过度包装,商业艺术夸张一下,说得过去;保健品,以及各种进入口腹、影响人健康的商品,“过度包装”就不仅仅是促销方式,有欺骗的成分。

在过度包装商品泛滥的现实面前,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权利保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