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去”与儿童暴力的“囚徒困境”
2017-05-03 08:18: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你觉得该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4月24日,四川省乐山市某幼儿园对该园小朋友的家长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有25%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被欺负后,应当远离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5月2日 成都商报) “博弈论”里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囚徒困境”,讲得是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揭发者将因立功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最终会倾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在要不要“打回去”的问题上,家长和孩子们面临的也是一个“囚徒困境”。如果每个人都做谦谦君子,遇事互相谦让,靠沟通而不是暴力解决冲突和矛盾,暴力的冲突便不会存在。但问题在于,一旦有人对他人暴力相向,被打的一方就会面临两个选择:或者“打回去”,或者忍让继续做君子。“打回去”会让对方感到反抗的力量,认识到别人不好惹,从此不再欺负这个人;忍让则被视为懦弱、好欺负,招致更多的麻烦。 在一个无法对暴力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环境中,“以暴易暴”虽然不是应对暴力的最好办法,却是暂时摆脱暴力的有效途径。从这一点上来说,那些主张强硬回击的家长的担心自有道理,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家孩子独做君子,成为别人的欺负对象。 即便是那些不赞成以暴制易的家长,在暴力行为发生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施暴者。躲避也不是应对暴力行为的最好办法,只是没被逼急罢了。 事实上,成人世界与幼儿园里的世界一样,同样面临如何应对暴力的问题。现实中,暴力事件已不多见,这是因为现实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和途径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更有对滥施暴力者进行有效惩罚的机制和机构。正是这些外在的约束,使人们跳出暴力的“囚徒困境”,不至于陷入其中、恶性循环。 明了于此,对于要不要“打回去”和如何处理儿童间暴力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无论在成人世界还是儿童世界,都应该禁止暴力。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不在孩子那里,而在家长和老师那里——校园里,需要由老师为孩子们制定解决冲突的规则,并监督此规则的遵守和执行;校园外,需要由家长约束孩子们的行为,并为孩子做好依照规则解决矛盾和冲突的示范,用规则规范行为。 如此,才有望让孩子们走出以暴制暴的“囚徒困境”,健康、快乐的成长。 |
相关阅读:
- [ 12-20]防治校园暴力,先净化校园生态
- [ 11-15]防治校园暴力重在细化措施
- [ 11-14]治理校园暴力需长效机制
- [ 10-27]“奇葩”校规也是校园暴力
- [ 08-24]预防校园暴力需要课堂以外的努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