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熊孩子的背后,是无视规则的熊家长

2017-06-26 08:06:39?雷舒雅?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外国专家高铁上提醒熊孩子家长,反被一耳光打出血》,这篇报道在几大公号上一出都是十万。这几年,因为不文明、没素质造成的激烈冲突事件,关注度都很高,说明大家感同身受,深恶痛绝。

其实,这起事件中打闹的不仅仅是熊孩子,当时那几家人聊得热火朝天,整个车厢几乎都是他们的声音。去讨论怎么管教熊孩子完全是误导。这其实就是个噪音扰民,发展成肢体冲突的流血事件。

面对在车厢、机舱等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大声嚷嚷的行为,报道跟帖里就有不少人反映,“都不会有人出面制止,好像也没办法”,“常常碰到老年团或者公司出游、几户熟人出游,都是这车被包了的心态”……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其实面对这种场景,国人见怪不怪,站出来常常被对方白眼,能够预期各种不愉快甚至冲突,时间成本和心情成本都很高,于是忍忍就过去了。

每次车厢里吵闹,机舱里吵闹,不是睡眠时间,乘务员都不会来干预。你看,这些人从小习惯了大声嚷嚷,本来说话就这样,习惯是短时间能改得了的吗?交谈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什么叫大声,什么叫小声,貌似也很难界定。

你看这次高铁这些人,大人开心聊天,孩子开心打闹,简直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理想状态”,又不是晚上要睡觉,为什么你们就看不得我们快活、自在?这位外国专家提醒他们不要嚷嚷,警告他们距离太近是侵犯隐私,外国专家不断申明的是规则、概念、权限,用了他们不熟悉的语言,特别是“隐私”这词,在这些人眼里,反而成了表现优越感和娇气,矫情个啥捏?

单单文化和观念的差距足够引发不满和情绪对立,但是不管是哪种文化的冲突,都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不管是哪种文化下的约定俗成或者多么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都以不能违背社会公德为前提。大声嚷嚷是不文明,打人已经是作恶,甚至犯法。对于这样的人,高铁是不是可以建立黑名单,和航空业、旅游业一样,不仅要立黑名单,而且要联网共用。有惩戒,才能立规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