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暑假来临 谁来救救“熊孩子”

2017-07-03 10:07:38?赵莎?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中小学生们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孩子们上网、玩游戏的机会也多了起来。最近,有关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看直播“打赏”花掉家里积蓄甚至救命钱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究竟是什么在“诱惑”未成年人大手大脚地花钱?(人民日报 6月30日)

最近频频看到“熊孩子”这个词。熊孩子,通常用来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原来是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也有昵称的意思,表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现在被网友们界定为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最近,新一代“熊孩子”的表现是沉迷游戏、玩“牙签弩”等危险玩具。

为什么会频频出现这么多“熊孩子”呢?可能也不能全怪孩子“熊”吧。回想我们当年,放学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现在的孩子,家长和小伙伴的陪伴时间很少,多在家玩手机或者在培训班补习,一味指责孩子“熊”,有些冤枉了。

帮助未成年人,家长、学校、社会都需要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熊孩子”的“熊”成为昵称。

首先,家长要多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是否恰当,如有问题及时调整,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当然是更好,比如用父母手机玩游戏、充值送主播等问题如果有家长陪伴,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发生的。

其次,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忽略,“熊孩子”不守规矩、搞破解等许多问题通过学习《弟子规》等教育引导,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对行为定会有一定的约束。

最后,社会需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让他们快乐成长。游戏、直播等企业应有社会责任感,实行精细化管理,对于未成年玩家有一定的限制。文化、教育等部门多为孩子设计、提供适合他们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

孩子是社会的希望,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不仅是家长的责任,全社会都要有这样的责任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