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分级教材

2017-09-14 11:25:13?任翔?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近些年,传统文化教育受到高度重视,新版语文教材增加古诗文比例更是受到多方关注,这是一件好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话题讨论也应展开,即应有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配合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渗透,以形成立体化的教育格局,有序、有效地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仍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厘清,内容遴选仍缺乏系统思路。比如,在认识上,学校与社会教育尚未很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有的将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四书五经”,有的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讲历史知识,有的将传统文化简化为民俗民风、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缺乏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阐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解还不到位。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认知和弘扬,更要注重培育青少年的文化创造力,让他们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为未来文化的创新创造奠定一定的基础,这些是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普遍缺失的。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除了要切实抓好教师培养培训外,在庞杂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再将筛选出的教育内容分级分层落实到体系化的传统文化读本中,是一个好的抓手。笔者通过对我国学科分化以来传统文化教材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传统文化内容比较零散,体例大同小异。特别是在近些年出版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中,尚未发现一套真正体现以青少年为主体、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因此,亟待编写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传统文化教育分级教材,以确保传统文化教育有序、有效地开展。

这样的传统文化教材,可以依据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标准,按照伦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文学艺术教育三大板块,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系统编写。形式上,可以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级教材、二级教材、三级教材、四级教材进行分级。当然,为贴合国家教育的分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依照教材编排的内容梯度与能力层级,也可以将四本分级教材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启蒙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初级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级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高级教材。在总体编排上,四个分级教材每项内容形成序列,各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达到分则序列清晰、合则相互为用的效果。

总的来讲,教材编写要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传承为基础,以民族精神的薪尽火传为核心,引领青少年由知识层面的学习向情感的陶冶、素质的提高、智慧的增长、品德的养成逐步提升,引领青少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于识字读书,进于立志修身,成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分级教材应当既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又符合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规律,既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又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员修习传统文化的需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