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让“中国饭碗”里的小康味更浓

2021-07-12 09:51:16?作者:向秋?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从中原粮仓到皖北平原,从齐鲁大地到洞庭湖畔,广大农民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截至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总书记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广大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让“中国饭碗”里的小康味更浓。

坚持农业基础的主线。从“面朝黄土”到农机满地跑,从“收成靠天”到旱涝保收,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大国粮仓根基牢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坚持藏粮于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高产稳产有底气。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坚持藏粮于技,增加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推广,加大科技培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命脉,坚持中国粮用“中国种”,建立了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目前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为自主品种,玉米自主品种占90%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良田、良法、良种有机结合,生产方式现代化为粮食生产注入源源动力。我国粮食产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264亿斤,增长到2020年的13390亿斤,平均亩产也由1949年的68.6公斤,提高到2020年的382公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7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冲刺质量提升的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粮食生产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明显,从“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换日益加速,从“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跨越渐入佳境,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日益提高。产业结构向优,调品种、优结构,与需求变化同频共振,今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37.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思路,近年来我国稳定东北优势区玉米生产,增加大豆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粮棉油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发展方式向绿,肥药减下来,质量提上去,绿色发展成为田间生产主旋律,各地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全程绿色防控等绿色生态技术,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6年保持在97%以上,累计创建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5.5万个,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产业形态向新,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年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2020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

护卫人民幸福的底线。随着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粮食从单一生产到产加销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农业越来越有奔头,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延长产业链,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产业链延长一段,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一截,农民多一份收入。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全国3000多万人就业,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增收。提升价值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批区域公共品牌叫响市场。目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品牌达10万余个,品牌强农、富农之路越走越宽。完善利益链,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约9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4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90万个。一家家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粮食产业“新雁阵”,通过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等紧密的利益联结模式,带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其中,龙头企业带动1.25亿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站上全面小康新起点,阔步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大道上,我们完全有能力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更大的主动。(向秋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