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化建设成果造福更多百姓
2021-09-07 10:41: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期,基于数字应用的各种智慧养老平台,在福州多地纷纷上线。在鼓楼,“智慧社区平台”借助“门禁”+“水电”数据,实现对老人的生活状态实时分析;连江县探索的“晚晴110”智慧平台,也以入户电子设备“三小件”,实现对老年人的实时照料。这些,都是“数字福建”“数字福州”发展成果走向生活的体现。近日,复旦大学联合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发布的“数林指数”显示,福州市数据开放水平居全国第三、地级城市首位。 近年来,随着数字共享、数字应用建设的不断深入,数字应用场景已不止于政务,更深入到市民生活,在便民利民中体现强大优势。 首先,数字应用具有快速准确的独特优势,可在自然灾害、应急场景中成为群众消灾避难的新“利器”。相比于传统信息搜集-发布方式,数字化手段可实现实时搜集各地上传的数据,并实时发布,迅速而且准确。如今年台风“卢碧”带来大量降水,“e福州”App迅速推出道路积水查询服务,方便车主、行人实时掌握路况,及时改变出行路线。 其次,数字应用手段是交互的、双向的,这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优势明显。以智慧化养老为例,在连江,独居老人有需求,可通过“晚晴110”智慧平台连线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社区人员通过系统监测老人的用水用电量,以判断老人的生活、健康状态,破解了社区居家养老中的主动式服务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首次以在线方式举办,考验巨大。福州以长期数字应用的经验积累,保障了线上各项活动的举办。这说明数字应用在大型活动中不再是配角。 数字应用益处多,但也有“瓶颈”。一方面,要打破部门壁垒,消除数据“孤岛”。一个数字应用,往往需要调动不同部门的数据。这给相关部门带来工作量——不但要整理,还要数字化,更要共享数据,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主动融入、主动作为?这需要统筹规划部署。 另一方面,数字的稳定性、安全性需要加强。乘坐交通工具,打开应用“扫一扫”——应用出现故障;有的应用程序,打开太慢、不够流畅。这些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数据应用深入生活,市民对其依赖也越来越大,其稳定性、便利性应大力加强;另外,数字应用平台搜集的各项数据、市民反馈的数据,如何安全保存,亦需要建立保障机制。 当前,福州正在打造“数字应用第一城”,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探索,已有不少经验。相信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提升、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建设成果将会造福更多百姓。(福建日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