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 正文

文化数字化需协同筑基

2025-05-08 11:02:07?作者:薛蕾 杨丽梅?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是推动文化繁荣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时代课题。文化与科技总是相伴相生、相互促进。从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推动图书、报刊发展,到近代的电报、摄像技术催生广播、影视行业,再到当今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动漫、游戏领域,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文化与科技的交融都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深刻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国际竞争格局。因此,迫切需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让文化为科技注入更多的价值引领、创新资源和审美感知,让科技为文化带来更好的表现形式、传播渠道和产业质态。

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现由“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的华丽转变,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以高质量人才为重要力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这一“基本盘”,同时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发展韧性。

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更多高品质、多元化、互动型、沉浸式的文化产品消费场景。加快布局新设施、新技术、新装备、新场景、新业态等新赛道,引导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孵化更多“项目金点子”、培养更多“企业潜力股”、形成更多“市场引爆点”。

还需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聚焦制约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堵点”“断点”等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对文化的支撑作用,探索和挖掘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推动文化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同时,持续完善人才的引、培、用体系,形成一批既懂文化产业又善用现代科技工具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对文化科技产品进行合作开发与制作。

文化厚植科技创新根基,科技驱动文化迭代升级。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高质量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科技高质量融合,以科技之“炬”传承文化之“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燎原星火般“燃”起来,若喷薄朝阳般“耀”起来,真正成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