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接千载中寻找文化传承的“焊点”
2025-05-08 11:02:19? ?来源:自贡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自贡日报评论员 李勇 今年“五一”假期,在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举行的第五届“千人坝坝宴”活动,不仅让游人体验传统饮食民俗,还创新打造多个宋代主题场景,通过开展私塾课堂、开城门仪式、漆扇制作、投壶等活动,带领游客“穿越”千年。这一“美食+文化+沉浸式体验”模式,进一步擦亮川南民俗体验IP。 坝坝宴并不鲜见,能连续几届吸引食客“千人”之众,且在活动中融入传承千年的文化元素,则凸显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魅力。据统计,前四届赵化镇“千人坝坝宴”活动,已累计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3000万元,拥有较好的人气并收到一定经济效益。赵化镇的“千人坝坝宴”不是个例,类似的民俗活动在不同地方屡有上演,彰显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慕与礼敬。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虽然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学识修养、兴趣爱好、表达能力不同,但是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思古幽情。不少人不仅热衷于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还希望能够遥隔时空走进古人的生活场景,在细节中感悟古人的生活智慧与情趣。于是,穿越题材的小说、影视剧层出不穷,汉服秀时有上演,仿古游戏纷纷推出,直指当代人构想中的古人生活。这种想要触及古时、亲近古人生活的朴实情感,潜行于许多人的血脉深处,需要像焊接一样拥有一个“焊点”,将今时今日与往昔往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发展下去。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激活文化DNA、解析人类情感密码的过程,其载体尤为重要,起着关键性甚至决定性作用。在兼顾经济与文化双重发展的前提下,“美食+文化+沉浸式体验”是一种选择,也是当前各地比较热衷实施的方案。这一方式固然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易于拆除固有思维中的地域界限与时空隔阂。一道地方特色美食,一项来自古代的礼仪或游戏,都可以具化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一条维系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历史的情感纽带。 文化传承,人是第一位的因素。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获,直接决定着传承的内容、形式以及收到的效果。针对大多数人的思古情怀,投其所好地开展活动,既能够在直观、生动、具体的环境中科普古代生活知识、做好文化传承,又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创造一定的商业价值。 其实,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而言,还是对文化传承来讲,走近古代、回到古代、融入古代的话题,都可以成为一个弧光闪亮的“焊点”。破译人们遥想当年的情感密码,读懂人们思接千载的心灵共鸣,犹如手握一把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等待我们穿越百年千载的时光,去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