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不该是“踩坑实录”
2025-05-08 11:02:07?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刘中扬 近日,央视曝光了一条隐藏在“高薪日结”兼职背后的网络黑灰产业链,被招聘的年轻人在“无知”中成了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工具和帮凶。 在就业形势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兼职可以帮助年轻人积累经验、增加收入,是灵活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兼职的许多乱象却令人忧心:支付“服务费”后消失的中介、“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招聘、事后翻脸不认账的口头承诺、暗藏违法行为的坑人陷阱……这些乱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求职者的权益,更在无形中侵蚀着社会最基本的信任基础。 兼职招工乱象何以如此猖狂?一方面,求职群体尽快挣钱的急切心理容易被利用。兼职通常以小时计酬,门槛较低,滋生出了许多以招聘兼职做幌子的“黑中介”,一步步引诱求职者交纳各种费用、签“假合同”,收割一批后立马转移阵地。另一方面,针对灵活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分散化、碎片化的兼职市场相对缺乏监管,一些招聘方就动了歪心思,“我说怎么算就怎么算”,自认为可以逃脱法律约束。最近,长沙市中院审理了一起用人单位以各种借口拖欠劳动者兼职报酬的案件,判决要求该企业支付欠款,给“能赖就赖”的违法行为敲响了警钟。 兼职不是法律的“真空地带”,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打折扣。破解兼职乱象,需要从源头抓起,由监管部门、司法机关、招聘平台、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体系。当年轻人不再需要“火眼金睛”也能找到靠谱兼职,当灵活就业成为更安全、更有尊严的选择,我们的劳动力市场才算真正成熟。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