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莫让网络摄像头成泄露隐私的“隐形窗口”

2025-06-27 17:04:25?作者: 杨贤云?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网络摄像头如今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无论是公共场所的安防监控,还是家庭中的远程看护,都离不开它的身影。然而,这份便捷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隐私泄露风险。北京市网信办的最新检测显示,部分网络摄像头存在未授权访问漏洞,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用户至今仍在使用初始密码,让自家生活如同“裸奔”在网络世界。对此,网信办明确提醒:用户需从正规渠道选购产品,并强化密码管理;厂商则应完善漏洞管理机制,及时推送固件更新 。(6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当智能摄像头成为家庭、商铺、校园等场景的“标配”,人们享受着“一键查看”的便捷,仿佛拥有了跨越空间的“千里眼”。但北京市网信办的警示,犹如一记重锤——这些日夜“站岗”的设备,正悄然成为隐私泄露的“隐形窗口”,暴露出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网络摄像头隐私泄露风险的形成,是技术漏洞与用户疏忽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技术层面看,部分厂商为追求成本效益,在产品研发阶段忽视安全防护,导致摄像头存在数据传输加密不足、身份认证薄弱等漏洞,为黑客攻击大开方便之门。更令人揪心的是用户端的安全意识缺失:大量用户购买设备后,既不修改默认密码,又将摄像头安装在卧室、浴室等私密区域,相当于亲手为不法分子递上了“偷窥钥匙”。数据显示,超七成摄像头入侵事件源于初始密码未修改,这样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隐私泄露的危害远超想象。对个人而言,生活起居被陌生人窥视,不仅严重侵犯尊严,更可能引发敲诈勒索、人身安全等次生危机;对社会而言,公共场所摄像头的数据一旦被恶意获取,或将成为不法分子策划犯罪的“情报库”。当每个角落都可能被 “未知目光”打量,人们的安全感将被彻底击碎。

打赢这场“镜头内外”的安全保卫战,需要多方合力。用户应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优先选择正规渠道、知名品牌的产品;使用前务必设置高强度、唯一性密码,并定期更换;同时合理规划摄像头安装位置,避免拍摄敏感区域。厂商必须扛起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及时响应并修复漏洞,确保固件更新到位。监管部门则要强化执法力度,推行摄像头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予以严惩,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摄像头带来的便利不可否认,但安全始终是享受科技红利的前提。唯有用户、企业、监管部门携手筑牢技术防护、制度约束与意识提升的“三道防线”,才能真正守护好“镜头内外”的安全感,让智能设备成为美好生活的守护者,而非隐私泄露的“帮凶”。(杨贤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