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规定反被提拔,温暖了干事创业的心
2025-07-02 15:48:2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7月1日 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淮安市清江浦区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在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违反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但鉴于该同志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敢于担当作为,被容错免责、鼓励激励。(7月1日 扬子晚报网) 记得有位基层干部说过:“现在做事就像走钢丝,一边是繁重的发展任务,一边是严格的问责红线。”这话道出了不少干部的处境。谢同志面对的情况就很典型:企业二期项目技术指标不明确,按常规只能干等着。但他没选择“安全躺平”,而是创新提出“分步容缺审批”,为企业抢出三个月时间,省下两百多万。这种“冒险”,不是拍脑袋的蛮干,而是基于专业判断的担当。 容错机制不是“免死金牌”,它容的是公心之失,护的是改革之勇。就像小孩子学走路,如果家长因为怕摔跤就一直抱着,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干部干事创业也是如此。清江浦区纪委监委的调查显示,谢同志的做法虽有程序瑕疵,但既没谋私利,又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样的“失误”值得包容。这种处置既守住了底线,又释放了温度。 但要注意的是,容错不等于无原则地纵容。谢同志之所以敢“容缺审批”,是因为他吃透了政策,预判了风险,还设计了企业补交材料的“保险栓”。这提醒我们: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 眼下各地都在拼经济、促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担当者。浙江嘉兴、杭州等地推行“模拟审批”,让项目“等地期”变“加速期”;深圳前海建立“免责清单”,为改革者撑腰。这些探索都在说明:好的制度,应该让洗碗的人不怕摔碗,让干活的人不怕流汗。 当越来越多的干部学会在遵纪守法和大胆作为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的事业才能既走得稳,又跑得快。这或许就是新时代需要的担当——既不做“躺平式”干部,也不当“乱作为”的莽夫,而是成为有底线、有智慧、有温度的实干家。(丁慎毅)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