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圈地收费”模式,是否该与时俱进

2025-07-18 18:18:00?作者:?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7月17日,“8月1日起云南丽江古城将向游客征收维护费”消息引发关注。实际上,丽江古城维护费自2007年已开始征收。6月13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新规,8月1日起施行,征收范围为大研古城、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征收对象是游客等,每人单次50元,有效期延至365天,丽江本地人等免征。丽江古城管理局称2018年已将缴费金额从80元调至50元,此次新规最大变化是延长有效期,对游客更有利,文旅局表示新规按国家规定制定。(7月18日 南方都市报)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资金保障

据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公开数据,仅2024年古城核心区的古建筑修缮、消防设施升级、水系治理等基础维护费用就超过1.2亿元。与部分网友想象的“一刀切收费”不同,新规在征收范围、方式上做了多重弹性安排:其一,明确收费仅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核心区域,古城周边的居民区、非遗产区域仍免费开放;其二,50元费用有效期延长至365天;其三,实行“自主申报+重点查验”模式,自由行游客若仅在古城街巷漫步而不进入黑龙潭等收费关联景点,可自愿选择是否缴费。这种“不强制、可选择、保长效”的设计,既避免了对普通观光者的过度打扰,又保障了付费游客的权益——正如管理局工作人员所言,跟团游客的费用已包含在行程报价中,自由行游客则能根据行程自主决策。

丽江此次政策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可持续的保护投入,让古城既能保持“修旧如旧”的原真性,又能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这种平衡,才是旅游业长久发展的根基。毕竟,游客期待的从来不是一个破败的“原真废墟”,而是一个既能触摸历史温度,又能享受现代便利的活态古城——这,正是50元维护费背后的深层价值。(黄宗跃)

古城不应设“围墙”,文化不该有“门槛”

如今,旅游景区的价值早已不仅限于“卖门票”。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旅游活力,最终体现的是综合收益的提升与城市治理的精细化能力。从住宿、餐饮到文创产品、演艺经济,再到品牌溢出效应,都是旅游目的地的收入渠道,把这些增收渠道经营好,其综合收益是单一“门票收入”无法比拟的。与其将维护费“摊”在游客头上,不如通过合理引导消费、撬动多元投资、打通全域旅游收益通道,构建“无门票、有维护”的可持续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设计上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温度。可以借鉴杭州、成都等地经验,将“零门票”与“智慧监管”结合起来,借助技术手段精准管理游客流量与资源使用。

丽江古城是一座活态的文化遗产,一片承载千年历史的生活空间。让古城走出“圈地收费”的传统模式,不是放任无序开发,而是迈向更高水平的保护与共享。门票这本账,不仅要算得清、算得细,更要算得公道、长远。要以长远眼光看收益,以公共价值定规则,以文明理念引改革。对标西湖不是简单模仿票价,而是提升精细治理能力;学习免门票也不是简单放权,而是倒逼机制创新、服务升级。用“看得见”的开放姿态换“看得见”的游客热情,用“花得值”的财政投入换“留得住”的文化根脉,这才是世界文化遗产真正应有的气度与格局。(孙维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