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题:报考靠“刷人数”卑劣伎俩 这样的“公务员”何来“公心”

为了减少竞争,借用他人的身份证进行注册报名,造成自己想要报考的岗位看上去报名人数很多,以此吓退部分竞争对手。2010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开始报名以来,“刷人数”成了不少考生当中的热门话题(10月20日东方网)。

据有关专家透露说,“刷人数”的行为至少在去年就已经存在,不过今年用这个“技巧”的人要明显多于去年。而这,其实源于一些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对考生的“提醒”: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是在报名结束后进行,所以“用来凑人数的那些注册号,可以不缴费,但在报名阶段,它就已经起到了吓唬对手的作用,可谓无成本,效果好”。对此,一公考指导专家表示可以理解,在其看来“毕竟考试是一种竞争,是竞争就势必有人会投机取巧”。

请原谅,虽然此前我对年胜一年的“第一国考”之“国家公务员热”一直都不怎么待见,总觉得露骨如斯也就是那么一伙人冲着“金饭碗”、“银饭碗”去的,一伙专家聒噪其中莫不就是以渔利为根本之目的——然却也无妨宽容视之。但是就此,却未免让人出离愤怒了。

“公务员”,到底在这种语境下成为什么样的名词?原本的释义大约可以有二:一是考上之后的“公务员”,薪金、福利待遇以及占据的资源都将远远地高于社会其它行业,这本已怪异;二是考上之前的“准公务员”竞争那真是炮灰众多竞争惨烈,某些肥缺部门职位比起古代科举亦毫不逊色。现在,还得再加上一点:为了可能的考取,人性的卑劣都俨然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可以理解”的“技巧”。

谁能想象,就是那么一波直奔“食利”心思而去,百般“奇技淫巧”都能祭出的人,一旦录用,会提供给公众怎样的优质公共服务?会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而非终归为将来更多“贪才”的出现埋下惊心的伏笔?不要跟我说什么网络技术是有缺陷的,也不要跟我扯什么只是个别现象,坦白地讲,面对着这一个个日趋扭曲的亢奋嘴脸,我很担心——担心我将和我们用税赋养活并赋予其公共权力的人会是何种货色,而真正能回到“公务员”本色意义上的人——有真正服务公众和社会之心的公职人员,又会否在“刷人数”的鼓噪中日趋稀少。

?

' />
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为了减少竞争,竟有人借用他人的身份证进行注册报名,造成自己想要报考的岗位看上去报名人数很多,以此吓退部分竞争对手。

公务员考试被称为“第一国考”,其烫手程度、报名录取比例每年都让人咋舌,有消息说,去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比例达到78比1。今年,专家预测报名人数将继续增长,录取比例有可能达到100比1。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火爆说明了当下大学生找工作的不易,不过公务员作为政府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直接与百姓打交道,如果最优秀的人才,能通过“百里挑一”的残酷竞争脱颖而出,加入公务员队伍,那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现在竟然有报考者玩起“刷人数”的伎俩,倒是让人啼笑皆非之余,生起一股担忧。当年张翼德在马背后绑树枝叫士兵策马奔跑,扬起漫天尘沙,追至长坂坡的曹军以为有大军埋伏,遂退。今天的公务员报考大军中也有人玩心理战,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始作佣者倒也算一个人才,只是这样的“人才”不适合公务员队伍,弄虚作假,妄图撒豆成兵,这样的心术也不适合为咱老百姓服务。

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吼,是勇者无畏;造一个个假的报名者出来安慰自己恐吓别人,却是有点心虚了。真的猛士,是敢于正视不断增长的报名人数的,在剔除掉那些影子报名者之后,2009年北京海关的考生人数仍然创新高地达到11559人,录取比例为116∶1,看到这样的数字,该吓退的人早就退了。

真金是不怕火炼的,但有时候劣币也会驱逐良币,建议招人单位堵一堵报名程序上的漏洞,遇到有人举报自己的身份证被冒名使用的,将“李鬼”揪出来,驱逐之。

' />
投机报考2009-10-21

图/王成喜

??? 为了减少竞争,借用他人的身份证进行注册报名,造成自己想要报考的岗位看上去报名人数很多,以此吓退部分竞争对手。2010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开始报名以来,“刷人数”成为了不少考生当中的热门话题。(10月20日《青年报》)

零成本是“刷人数”存在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当前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的方式,还存在着漏洞,被某些人利用了。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是在报名结束后进行,比方说今年的报考时间是10月15日至24日,但报名确认和缴费时间要从11月2日开始,用来凑人数的那些注册号,到时可以不缴费,但在报名阶段,它就已经起到了吓唬对手的作用,可谓无成本,效果却好。

因此,增加网上报名的成本是最好的应对办法。一方面,确认和缴费的时间完全不用等那么久,只要有报名,确认工作就应该开始,一旦确认了,就要让其缴费,甚至可以开通网上支付的办法,直接用网上银行缴费就可以了。报名需要真金白银,弄虚作假就少了。另一方面,对于报了名不去考试的,应该纳入诚信档案里面,对于恶意的报名,可以惩罚,比方说不让来年报考,等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