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休耕政策有重大转变 农村不安
来源:东南网 2012-12-31 编辑:黄水来
2010年“农委会”为活化休耕地,推出小地主大佃农政策,解文斌以为是个契机,“搞个10年没问题”,打算阶段性扩充,向附近地主租地再贷款近百万,添购三辆插秧、喷药和曳引机,还有多种二手小型农机具。 “没想到才三年政策就转弯”,解文斌脸上全是无奈,表示自己学农出身,从小就认定“农业是长期投资”,没想到政策三年一变,已经让他不敢再投资。 解文斌说,务农劳力性高,利润低,如果政策不确定性变高,真的很难做,“现在只想要政策稳定持久,就算利润低,还是能以大面积耕作来克服。” 头份镇大佃农林昌煌,两年前辞去科技厂月薪近7万的工作,与堂兄承租近十甲农地,他表示“休耕政策是小地主大佃农最大的绊脚石”,对大佃农来说,取得的耕作面积越大收入才会越多,高额的休耕补助,阻止农民出租意愿。 林昌煌强调,农业政策最大问题就是“朝令夕改”,永远摸不透“农委会”下一步的是什么,让原本就“靠天吃饭”的农民更旁徨。 新农民:租地易 扩大规模才有竞争力 人力老化的农村,因休耕补助减半弥漫着不安,但新世代的农友则对新制活化农地,可能刺激农地释出充满期待,“日后想要扩大规模,不会再四处碰壁了吧?” 25岁绰号“小路”的新生代农友,明道大学精致农业系毕业,今年十月退伍后,受雇宜兰一间碾米厂月薪3万,与其他两名雇工,一起照顾老板20公顷的有机稻作。 |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