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品牌部 > 全福游 > 正文
福建 “活态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4-03-08 12:09: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娜

2024年2月13日,正逢春节长假,世遗泉州人气不断攀升。图为游客体验戴簪花习俗。林升 摄

2023年12月,第七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展演开幕式上,泉州木偶艺术家表演剧目《小金刚传奇》(拼版照片)。新华社

东南网3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今年以来,“世遗之城”泉州频频“火出圈”——

春节前夕,泉州推出2024古城龙年生肖系列IP,“十龙九子”艺术装置一经推出即成“爆款”;正月初六,时隔20年,泉州重启大型民俗踩街活动,30项非遗项目精彩上演,吸引线下游客超30万人次;高甲戏《围头新娘》亮相2024新年戏曲晚会;元宵节期间,泉州点亮超2000盏花灯,让市民游客仿若梦回宋元……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泉州市多措并举,全力推动世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之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朝着“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阔步前进。

为了保护好千年文化瑰宝,泉州颁布《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泉州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实施意见》;创新设立海丝史迹保护合议庭、巡回法庭,设置公益诉讼观察点44个,聘请公益诉讼观察员173人。此外,还划定了近200平方公里的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高标准完成保护、整治和提升项目800多个……泉州22个遗产点所在街道、社区相继建立“爱护遗产公约”,数百名义务讲解员、上千名志愿者自愿参与世遗讲解、保护等工作。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拥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945处(其中国家级44处),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726项、总数居全省第一。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间,随处可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多元文化共融的和谐场景。

如何让古建筑绽放新活力,让“古早味”融入新业态?近年来,泉州采用绣花针式改造手法,对669幢传统历史建筑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分批修缮。天后宫、府文庙保护修缮工程,分别入选全国十佳文物修缮项目、全国优秀古迹保护推介项目;金鱼巷“微改造”提升工程,荣获2019—202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一等奖。

泉州还全力推进世遗考古项目,永春苦寨坑窑、德化窑遗址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泉州古城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打造“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总馆,每年举办活动100多场;“安溪历史文化展”“德化白瓷展”亮相国家博物馆……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也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泉州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泉州设立100个非遗传习所、1000个非遗展示点,建设泉州非遗馆古城分馆。针对戏曲、南音等非遗文化的传承,泉州市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在古城金鱼巷,当地开设南音表演,在旧馆驿植入古琴等非遗项目。此外,近年来,泉州还打造了一批文艺精品,其中10部作品获评国家级、省级以上精品剧(节)目,13部作品获得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等。

“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利用,既能全方位弘扬文化遗产时代价值,也能多维度释放文化遗产经济效益。”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接受采访时表示。

2023年,泉州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与文创、影视等产业融合发展,举办了海丝国际艺术节、世界闽南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组建了国内首个海丝特色国际传播中心,重点培育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领SHOW天地创艺乐园、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等三大特色街区。泉州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丝起点——泉州》全球热播,《重返光明之城》入围“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等。同年,泉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增长率在全省排名“双第一”,增加值总量连续10年全省第一。

千古风华千古情。2023年,泉州成功入选全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实现旅游总收入1002.4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8652.97万人次,两项增速均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