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全记录> 天下看海西 > 正文
愿当海西发展的“先行官”
——访南昌铁路局常务副局长佟永钊
www.fjsen.com?2009-04-17 13:58? ?来源:本网    我来说两句

2006年1月12日,龙岩至北京西的“海西号”列车首发,成为我国首趟地级市直达北京的列车;

2007年4月18日,福州至北京西Z60直达列车开通,全程只需19.5个小时,比原先行程缩短近15个小时;

与此同时,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开通至贵阳直达列车,福州至贵阳、深圳、武昌以及皇冠比分网_皇冠体育投注-【唯一官方网站】:至杭州等旅客列车的档次和速度分别提高……

这些变化,得益于海西建设的推进。随着近年来我省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横南铁路、梅坎铁路、漳泉肖铁路、赣龙铁路先后开通,出省通道由原来唯一的鹰潭口增加到4个,福建的老百姓搭乘火车出省更加便利快捷了。海铁联运线路不断延伸,货物运输的瓶颈也逐步打开了。

更让人期待的是,眼下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厦深铁路(福建境内段)、龙厦铁路和连接江西的向莆铁路控制性工程也将于今年动工。建成后,福建的铁路网将以最便捷的途径与大京九并网,对于拓展湄洲湾港口腹地、发挥海西港口优势也有重大意义。

“福建过去交通相对闭塞,如今境内却拥有这么多不同等级的铁路网线,实在不简单。海西经济区的发展给铁路建设带来了很多契机!”7月12日,南昌铁路局常务副局长佟永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良多。

2004年5月,铁道部体制改革,整合路局,由南昌铁路局辖闽、赣两省。当时,佟永钊从沈阳铁路局调任南昌铁路局。他告诉记者,到任后第一次从福州坐火车往南昌时,特别难熬,晃悠了一个晚上,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发现还在福建境内。“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要在北方,早已跨越多个省市了。”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所限,过去,福建在铁路建设上,就像一块“边角地”,路网建设滞后,境内一些管线效益低,甚至被称为“盲肠线”。长期以来,福建通往外省只有鹰潭一个铁路出口,造成运输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约四成入闽货物在鹰潭被“卡脖子”,福建一大批企业陷入“以运定产”的困境。受铁路出口通道限制,尽管福建港口和外向型经济优势明显,但长期以来与内地交通联系不畅,经济腹地、市场容量难以扩展。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海西发展战略后,铁路建设有了更多发展良机,短短几年内,面貌大为改观。佟永钊说,海西涵盖了福建和江西东部,而南昌铁路局辖闽、赣两省铁路运输,能充分发挥优势,服务海西建设。近来,南昌铁路局通过铁路资源整合优化,缓解了运力紧张的状况,出入闽通道能力迅速扩充,闽赣两省之间物资交流明显增长。据统计,2005年两省通过铁路运输的物资交流量911.1万吨,2006年达到了1073.9万吨,增长17.9%,远远高于2006年南昌铁路局全局货物发送量4%的增幅。


责任编辑:陈楠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