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日报创刊60周年> 内首页> 幕后 > 正文
基石——怀念本报老编辑陈炳岑
www.fjsen.com?2009-08-25 16:52? 张红?来源:福建日报网    我来说两句

那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

1955年的一个冬日,在惠安县百崎回族乡莲埭村,16岁的回族青年郭家齐,偶然间看到一份福建日报文艺副刊。中学刚毕业,满怀热情和理想的郭家齐不禁产生了文艺创作的冲动,他提起笔来,试着写了一篇有关山村合作化题材的文章,贴上邮票寄给福建日报。没抱任何希望的他,十几天过后,竟接到福建日报的退稿和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这封用毛笔认真撰写的信,肯定郭家齐的文章有生活气息,同时指出学生腔很浓,建议先写短文,积累经验后再写长文,还告诉他今后寄稿不必贴邮票,只要剪去信封左上角,写上“稿件”字样……

郭家齐胆子壮了,于是又写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寄去,不到10天,那位编辑又给郭家齐回信,表扬他的写作有了明显进步,稿子决定采用,还寄来两卷稿纸。1956年12月18日福建日报“海潮”版刊登了郭家齐的处女作《牛病了的时候》。这是惠安百崎的回民开天辟地第一次在省报发表文章!

郭家齐的写作热情更高了,他接二连三给福建日报投稿,每次都会收到那位编辑的回信,不厌其烦地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短短三年时间,那位编辑给郭家齐的来信不下50封!

郭家齐写稿在当地卓有名气,1983年开始,他先后被各级推荐担任省政协五、六、七届委员。

今年6月,获悉福建日报将迎来创刊60周年大庆,年逾古稀的郭家齐为《我与福建日报征文》写了一篇文章,激动地回忆他与福建日报半个世纪的情缘(见本报7月16日视点版),并在文中告诉大家:“那位长期给我写信的编辑是谁?直到2003年9月3日‘武夷山下’发表王仲莘《默默无闻一编辑》的文章,我才知道就是陈炳岑先生。我受过好几个老师的教育,没有哪位能这样认真负责地对待我。这张报纸我一直保存着,经常看看,以寄托对恩师的怀念。”

我省杂文作者陈天必说他“文革”前曾为福建日报副刊写了100多篇杂文,而收到陈炳岑的来信也是100多封。陈天必在他的杂文集《村头小言》的后记中说:“我感到热情的编辑们,是我的文章的‘助产士’,没有他们的‘催生’、‘助产’,我也不会有多少文章出来的。”他在这里说的“编辑们”,第一位就是陈炳岑。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