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汶川重建3周年> 亲历故事 > 正文
新生命点燃生活希望
www.fjsen.com?2011-04-11 16:21? ?来源:中央电视台    我来说两句

刘猛:

因为我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相对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上最沉痛的哀伤就是失去孩子母亲的哀伤。我常用一个词来形容,她们是在活着,没有生活。她们的思维整个都是沉浸在过去,对未来的希望展望非常少。

汶川地震将近8000个独生子女家庭遭到重创,他们的孩子或死亡、或伤残。震后,有6000多个家庭希望能够再生育一个孩子。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实现的愿望。在都江堰,85%以上的再孕妈妈都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分娩安全,胎儿出生缺陷、危险系数都大大增加。

刘猛:

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她心理的不平静,急性情绪反应,然后暴哭暴怒,所以死胎比流产的还要多。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这种现象逐渐减少。

震后两个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就启动了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同时,中央和四川财政也拨出了1亿2900万的专款,他们需要为灾区的再孕母亲提供国内最强的队伍,最好的设备。从妇产科到可能影响生育的肝胆、心脏等各个学科,从西医到中医,从生理到精神、心理,最好的医学专家,目的只有一个——让那些经历灾难的家庭能再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王芳(擂鼓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

在我们这一块工作来说,地震后工作量是增大了,像我们这个片区来说的话,我们的同事一般是没有假的,从地震到现在是没有休息时间。

有了孩子就有了新的希望,这一张张黑白照片,我们看到的却是灾区最鲜亮的色调。

9次深入灾区,为70多位再孕母亲拍照,《中国人口报》摄影记者潘松刚完成的,是灾区一份最动人的再生档案。有评价说,这些照片表现出的是大灾大难后的平静,面对死亡却孕育新生命的希望,柔弱、平凡女人的坚强与伟大。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